嗡.....嗡.....手机不停地震动了起来,
拿起手机一看,原来是大家在“唠嗑群”聊起了天。
这个群还是上一次交流学习会上建立的呢,这群都沉默好久了,大家咋突然聊起了天呢?
农产品互联网带货、乡村文化旅游、乡风文明振兴,让原本落后平静的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已经过去的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的决胜之年,让我们通过数据一起来看看四川的乡村振兴之路。🧐
01
观四川脱贫成效
根据四川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显示,四川省各地市近五年来,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凉山地区,贫困形势最为严峻,贫困人口数高达563377,占全省贫困人口20.65%。
用2020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标准作为衡量,四川农村贫困人口人均每年纯收入已达4000元(不包含低保金养老保险金收入)。
经过5年的努力,四川省已全面脱贫。
2016-2020年四川省贫困人口变化
数据来源:四川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
2016-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最后3年,这一阶段扶贫脱贫效果相当明显,2019年时贫困人口减少到70万人,比2016年下降73个百分点。
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
主要衡量标准是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即“两不愁、三保障”),在此基础上做到户户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
从2016年全省约有64.51%的贫困户,截至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随着贫困人口的逐年实现清零,贫困村的数量不断下降,从2016年的10040下降至300个。
大家可能会很好奇,为什么都实现全面脱贫了,但还是有贫困村的存在呢?
主要是因为贫困户和贫困村认定情况不同。
贫困村的退出标准
年度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贫困发生率控制在3%以下,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低于3万元,同时实现“五通四有”。
//五通:即脱贫村通水泥路或沥青路、通客运班车、通宽带及电话、通组公路及连户路硬化、通生产生活用电。
//四有: 有美丽乡村建设创建点、有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有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信息员、有不低于3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因此,尽管贫困户消除了,由于交通和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贫困村还依旧存在。
当然,也可以从图中看出凉山由于基数大,在贫困人口和贫困村的退出速率较慢。
看电力视角下的扶贫变化
在四川很多贫困山区还没通电没通网,为改善这一局面,政府在行动,国网电网公司也在行动!
国网四川电力积极彰显行业担当,全力推进贫困地区电网建设,为供区内70个贫困县、8536个贫困村提供电力保障。
自2012年以来,投入电网建设544亿元,彻底解决无电问题。
通电这一大难题解决后,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经济飞速增长,各产业在争创新高。
产业用电量显示,2020年各产业用电量较2016年增长近一半。
目光聚焦于四川省国家级、省级贫困县,根据2016与2020年的产业用电占比对比,可以明显看出产业结构正在优化,正在向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类行业)转型。
宏观角度看大家可能感受不深,那就从居民用电和年用电量来看,国家级贫困县居民用电量较2016增长了65%。
03
赞电网企业扶贫投资成效
自2016年以来,除了基础建设544亿元以外,为了保证贫困地区不仅“有电可用”,还要“有稳定的电可用”,电网投资了666亿元用于农网改造和升级。
除了在设施上尽可能地提供帮助外,电网企业还想尽办法通过四种措施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包括产业、消费、智力、文化。
其中333名电网工作人员将一腔热血挥洒,自愿深入基层,驻扎大山以便更好地定点帮扶4个贫困村、142个贫困县。
电网企业帮扶任务居川央企第一。
产业扶贫:建成国家电网扶贫产业园,指导发展川贝母、生态鸡、彝秀特色项目。
消费扶贫:成立扶贫农业公司,购买帮扶对象的农副产品进食堂、进工会,切实地帮助到了贫困人民,收到盐源等贫困县感谢信。
智力扶贫:从根源上培养贫困学生,在教育上已经培养学生1054人,已毕业就业764人,受益学子覆盖三州36县,确保“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受到省教育厅表彰。
文化扶贫: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开展“养殖能手竞赛”,帮助彝乡群众形成好风气、好习惯,经验做法受到了省国资委点赞。
为每一个地方带来光亮,
为每一个角落点燃希望。
这是每个国家电网人的心愿与期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面貌的起点。
我们将会继续拓展扶贫成果,为乡村振兴握好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