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不会整理的人,我的房间通常脏乱,东西摆放无序,找一样东西常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不会整理对我的影响还是挺大的。记得上初高中的时候为了备战升学考试,常常会发下来很多的讲义,各个科目每天都会发很多,做完之后老师再讲。
因为无序地摆放,桌面上、桌肚里全是讲义。我经常找不到,通常是先被骂后再和同桌合一份讲义看。
这样不仅情绪上受到影响,学习效果上也大打折扣。
后来上了大学,毛病还是没改,宿舍里杂乱无章的柜子里堆着各种衣服,分不清楚哪一件洗过哪一件没洗过。桌子上堆满各种物品:吃的零食、电脑、乒乓球拍、各种杂物等等。
无独有偶,同宿舍的舍友们都这样,以至于辅导员到宿舍查过几次宿舍后由于场景实在惨不忍睹,后来就再没进去过。
我们居然还很高兴,这种高兴仿佛在告诉全世界:世界本就是无序的 ,我们活出了我们的自我。
后来工作了,我的办公桌依然是最乱的,电脑桌面上堆满各种图标。
工作之后就和以前不一样了,尽管自己效率尚可,但不会整理的毛病还是让我浪费了很多时间,不仅如此,它还容易导致出错。
因为混乱的环境会让人的大脑也变得混乱,从而增大了犯错的概率。
直到有一次因丢失了一份重要文件被领导骂了之后,我才清醒地认识到,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我开始分析自己为什么不会整理,慢慢地梳理出如下几点。
1、心理层面的问题,不会整理的人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意愿问题。
就像我自己,如果有一天实在无法忍受脏乱的环境,我可能会大干一番。彻彻底底地来个大扫除,之后会发现环境好了很多。
也就是人人都具有整理的能力,但为了追求一时的舒适,就会放任自己乱堆乱放。因为如果摆放好,在很多人看来是麻烦的,是需要消耗更多心智的。
但需要知道的是,顺手的把东西归类摆放好是最划算的做法。因为这样可以省去以后大量的用于找东西的时间。
归根结底在心理层面,为了追求及时的满足感,人们更愿意杂乱而不是有序。
2、不会整理的人习惯于无序。
整理是一个习惯问题,有的人干完工作就会习惯性地把文件收拾好,习惯性地把东西摆放有序,习惯性地把东西进行分类。
这是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好习惯,这导致了如果他们不去整理反而会不适应。
而不会整理的人即使知道了整理的好处,勉强整理了一段时间,后来也会认为太麻烦而放弃。因为持续的时间太短没有形成习惯,所以改变是暂时的。
3、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无序的坏处。
环境是会影响一个人的,杂乱无章的环境会让人烦躁,从而让我们的大脑也同样杂乱无章,而大脑一旦混乱,就会导致我们思维混乱,做事低效,东西乱放,又导致了杂乱的环境。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让我们更加厌恶整理以及有序。
我紧接着思考,我们该如何有序地生活?
1、 要变得有序,首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会整理的重要性。
整理能使人们的生活更有秩序,它让人的思路更加清晰,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甚至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还能改善心情。
2、要慢慢地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不要求一下子成为整理专家。
可以从回家后顺手把脱下的衣服挂起来,顺手整理下脏乱的书桌,把该扔的扔掉,把垃圾及时倒掉等等。慢慢地把这些行为变成习惯,也能慢慢体会到整理的好处。
3、要有一个分类的思想。
举例:衣服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的,也可以分为最近穿的和最近不穿的,也可以分为干净的和需要洗的等等。选择一种分类标准,然后把东西归类。
其他的东西也是一样的,为自己选择一个分类的标准,然后你会发现整理也不是那么困难的一件事。
说了这么多,我突然意识到我要去倒垃圾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