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祖先曾聚居于深山老林的山洞,而后因生存需要逐渐迁往河流两岸,彼此联盟建立部落、村庄,至今群居在繁华都市的石屎森林。
曾经,我们的祖先凭借自身力气,巧用工具,花上数天数月可建造属于自己的家,子孙十八代均有使用权。如今,我们常年奔波在外,穷其一生买下城里的四堵白墙,使用期限七十年。
是什么让我们无法停下追逐的脚步?
是家吗?
不,祖辈留下了“家”,但我们背离了它,只身孤影追随人潮的方向,往喧闹之处探身索取一方立足之地。
如果不是,为何每个喝醉的人都竭嘶底里地喊:“我那么辛苦还不是为了这个家!”
真是有意思的悖论。放轻松。本文不打算据此深入探讨。
来,我们先玩一组有趣的视觉测试:假如想要就会实现,你理想中的家是什么模样?
像特朗普总统家镶满24k金?▼
想敞开胸怀拥抱自然,听取鸟语蛙声?▼
学习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愿溯流而回,砌起青砖黑瓦,享受古风蔚然?▼
或愿探古知今,构建庭院深深,梦回皇朝?▼
崇尚极简,只关注内心?▼
向往异域风情的绚丽奔放?▼
打算嵌入粉红凯蒂,永葆童心?▼
无法舍弃汪星人的铲屎官,想要宽敞天台?▼
或是尽享科技的成果,雇佣机器狼管家的炫酷之家?▼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以上,可有你理想中的家?
倘若没有,不妨向未来展望。
在《未来建筑的100种可能》里,作者马克.库什纳提到,“我们的生存有赖于优秀的设计”,“建筑不可预言未来,却能创造未来。”
他在书中列举了100幢设计巧妙的优秀建筑,这些建筑部分已矗立于世,如CCTV的大裤衩、冰岛极光酒店,部分属概念待施,如蘑菇代替石头成为“生物砖”、“3D打印的运河住宅”、“肉制居所”。
书中既关心旧房改造,企图变废为宝;又关心情感社交,关注老年公寓及社交聚集地;也关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注重城市规划与丛林法则合二为一;更关注人类的未来,展望环保建筑。
爱因斯坦曾言,“逻辑会把你从A带到B,想象力能把你带去任何地方。”
如果未来建筑能飘浮于半空、能四处随意流转、能净化雾霾释放氧气、能折叠按需伸展,那必然是得益于建筑师的非凡想象力及执行力。
如序言提及,书中建筑的筛选标准为“非科学、纯主观”。这代表每个读者都有成为“建筑师”的可能,他们可以在书中畅想建筑的未来世界,在熟悉的建筑类型中寻找惊喜,在现有的建筑中“创造”(想象)出崭新的未来。
现实中,我们并非建筑师,但仍可以城市局内人的身份,对未来建筑展开大胆想象,期盼在这座赖以生存的城市里,建造出更多符合人类真实需求的房屋——那将会是我们理想中的家。
这一切都是合理要求。因为,“这是你的城市,应当能够为你所用。”
当前所居住的城市,确实是我们安放小家的“大家”。
较之《未来建筑的100种可能》的天马行空,《理想家:2025》更接地气,具备让理想落地的潜力。
该书主编原研哉是MUJI的艺术总监,同时也是日本设计中心代表,曾于2013年在东京举办盛大的house vision展览。本书也以此为依托,籍2017年将于中国举办的house vision为契机,结合多名中国知名建筑设计师、企业对未来家居的展望合著而成。
关于中国住宅的未来,《理想家:2025》反复提到的观点是:旧改、微型、共享、智能。当城市建筑密度越来越大,破旧房屋日渐失修,如何改善旧有建筑的舒适度和健康性,成为发展绿色、环保、可持续性城市的重要问题。
这并非官方套话。事实上,一线城市房价长期居高不下,除去炒楼团及政治因素,庞大的购房刚需何尝不是重要的助推原因。这部分刚需,正是文章开头所述,背离了祖辈留下的家,随波逐流加入都市移民大军的“新城市人”。他们如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祖辈,在城市里挥洒着汗水,企图凭借自身努力获取立锥之地。城市没有拒绝他们的理由。
另外,长久以来在城市底层的蜗居者,身份虽是城市人,但居住环境脏、乱、差已成难言之痛。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一幢幢崭新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他们日复日蜷缩在老城区里破旧筒子屋、阴暗胡同、漏水阁楼里。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该书聚焦这批暂时没有能力购买商品房的“蚁族”及社会贫苦底层,提出改善他们居住环境的设想:
除却大刀阔斧、大兴土木的大改大建,能否利用新型技术进行“微整形”,在城市保护及老旧住房更新中寻求平衡?
逼仄的北京胡同,能否可以保留原有外立面,在里屋放置一个个活动的胶囊空间,在私人与公共空间中找到共处之道?
臭烘烘的胡同卫生间,能否作为单元流动,移入花卉绿植,成为微观园林?
窄小的居住空间,能否应用功能折叠技术,根据需要展开工作、休息、会友的对应家具?
房产企业将广州附近的清远市空置纺织工厂女工宿舍,改装成400个可居住的“盒子”,它们分布在七层楼房里,可随意移动,甚至有专用的上下电梯。也就是说,今天我想住三楼,明天又想住六楼,只需按电梯按钮,便可轻松可以实现。
空间从固定“私享”到随心“共享”的转变,不止改善了他们原有的宿舍群居生活,也加强了彼此的交流互动,适合单身青年居住。
但是,已有家庭的人们会选择回归厨房、卫浴共享的群体生活吗?有待商榷。
书中对未来的智能家居生活亦展开设想。假设建筑可以随意改变使用形态,人们生活将获得何种改变?
i-living一章提出,未来住宅可以植入纳米技术、微观力学和微观系统科技的智能表皮,使用人可根据需要切换住宅使用模式,就像调整空调温度一样简单。如使用人想睡觉,智能表皮主动拉窗帘并推出床;使用人想跑步,智能表皮切换为野外模式,巨大的墙体显示屏出现青山绿水,房间内推出跑步机。
笔者颇为期待这项看似天方夜谭的科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共享,这都是与人最基本的情感有关,决定了人是否对一座城市有归属感。”
“家不是物质财富的堆砌与炫耀,不是对舒适和便利的过度追求,而是构建高尚内心世界的基础。”
这是《理想家:2025》核心思想。
的确,未来家的建筑形态有千百种可能。但核心始终只有一个:人。
回到文章最初,我们为了购买“房屋”这个具象,在现实生活中疲于奔命;却常常忘记房屋里居住的人,才是组成家的重要因素。
林语堂有言,“人生幸福,无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与家人之间温暖的有效互动,远远胜于一切建筑的优秀设计。
毕竟我们渴望的是一个有人气有爱意的家,而不是一幢钢筋水泥的堆砌物。
(书摘图片分别来自《未来建筑的100种可能》、《理想家: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