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飘过了冬季,转眼间春天已经来临,无声无息,如亭亭的舞女的步伐。正如朱自清先生眼睛里的春天“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一般,万物之复苏,自然散发出一股勃勃的生机之态,或如美人出浴的温柔,或似勇士搏击的磅礴,无不给人以一种美的体验。春的美是沁在骨子里的芳香,不用再如诗人一般感慨“何处可寻春”,它就存在于我们每一回头的瞬间。
我就是在这样的一回头中发现它们的,淡然的静默在广场上椭圆池子里,三面围着一些高高低低的,或青翠或嫣红的景观树,蓊蓊郁郁的,遮住了一些池沿,而另一面则是一畦紧实的黄土,沉浸着天地的芬芳。它们就这样淡然的互相倚着立着,似乎在等待一场和煦或猛烈的风来,送他一树的花开。
我只依忽认得它们是海棠,但这并不重要。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是那一树的花儿朵儿,有着含苞的,微露的,也有半张的,盛开的,都参差地在零星的绿叶后躲着,好似未出阁的女儿一般的娇羞的藏在屏风后,但又忍不住好奇地往外展望。花朵微微压弯了枝丫,密密麻麻的。白的如冬的洁的雪,红的似夏的热的火,远远看着,枝丫交错间有种白雪覆红梅之感,不由的生些出正在踏雪寻梅的错意。那白的,又有一些不一样的别致的生动,花朵较为纤巧,颜色不洗而洁,莫若颦儿《咏白海棠》一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用来描写她的颜色,体态为之最妙!
我打它们面前走,看时光无情的掠过。想来刚开始的是羞涩的圆圆鼓鼓的花朵,孕育着将要倾吐的芬芳。我见到的那一日,或许为它们最为烂漫的时刻,仿佛随风摇动的波浪般的花海。最近再去看时,见到的景象暮然使我心生悲凉。满树花朵不再,飘落着堆积在黄土中。此时的脑海中突然显现一幅黛玉葬花的景象来,真好对应这番情景,又不觉摇头痴笑自己太过感伤。忽转念一想,万物荣败自有定律,就连自己也会面临生老病死的时刻,莫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自我逍遥得好。花开时且尽情欣赏它,花落时也尽情随她而去。正所谓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花叶的凋零也是一种美的奉献,美的重生。我可以做的,需要做的只是如她们一般静默着面对人生就好
虽海棠花败,可原遮掩她的青叶使其生命得以延续,这一点我感到无比欣慰。我于海棠的喜爱是多方面的,我爱她们静默的身姿随着清风曼舞的亭亭的样子。爱她们在风里花瓣飘扬洒落,落下阵阵花雨,带着的清香怡人。同样,我也爱它岁月流去,年华不再却越显成熟稳重,端庄大方的一番韵味,爱她经历风霜雨雪坚定不移的勇气与坦然。我爱的,是无畏于她同外界所一起变化的,因为她是早已称为我心中的永恒的光景……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陆放翁笔下的海棠清香袭人,花色在明亮的月光下愈发娇艳欲滴,不禁令作者如痴如醉。其中“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红烛照红装”为我最爱,倒不是因为放翁的诗句精妙,而因他的一颗怜花惜花之心与我相同,不由得与之共鸣。除放翁外,陶潜之于菊,刘梦得之于莲,无不是爱花惜花的典范。一个人的力量很是微渺,但这每一份微力汇聚后却是庞大无穷的,让一切的爱都行动起来,愿这世上的每一位的生灵都被温柔以待。
当我们欣赏一种事或物时,切勿简单地沉陷在它的外在所形成的桎梏中去,去用心感受其内在灵魂给予你的如火花一般的碰击,并且用同样的情感去做出回应,这样的话我们才能看到她真正的美好本质并从中吸取与学习。就这两株海棠树来说,它们在风雨中坚定的身姿告诉我们不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有一颗坚持不懈,努力前进的心。她们落了花瓣又生出嫩叶似乎又是对我们不要感伤旧事物,目光向前看的教导。只有你从事物中理解到好的方面并运用到自己身上了,你才是对它的真正欣赏。
芳华翩翩,你将挺拔的姿态站成永恒;清香阵阵,你把无声的爱意奉献世界。无念于过往,无畏于将来,你是我心中永恒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