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景德镇往回开,本想着用不了十几公里,就能从景德镇的某个口子上高速了。
于是,导航里选了“高速优先”,出发。
结果,却被指引到了国道G351,多开了50多公里,还没有上高速。
本想在高速路上追逐效率,导航算法却用"最优路线"的幌子,将我们诱拐进了时光的褶皱里。
没在预期中的高速口上高速,却路过了一个又一个自然村,村名的牌子从眼前陆续经过,边开边读着这些名字,如果不沿着国道G351开,是怎么都不会遇见这些小村落的。
村名已不再只是高速路各出口指示牌上的名字,而变成了一个个具体的存在。
闻着饭菜香,村民端着碗在家门口站着吃饭,午饭前放一挂鞭炮搞搞气氛,进进出出的电频车在忙碌着。
原本想着快点上高速上飞驰,早点到家,却被导到了乡间小路,路过了一个门牌写着"翀田"字样,觉得风景很好,一排排地赣派名居,带着青砖灰瓦,高峻的马头墙向我们袭来。
远处是层叠的山峦,近翠远黛,渐远渐淡成一抹浅浅的烟岚。如此地平畴如画,河流如带,阡陌纵横,屋舍如棋,回来之后一查,方才知道这里是一座小有名气的古镇。门牌上的“翀田”是古镇的名字,这个字读chong一声,门口立了个塑像,查了,是清朝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齐彦槐,这些都从后视镜里逐渐消失,留在了手机相册里。还在讨论要不要调转车头进去玩一玩,意见不统一,就继续前行了。
再往前面开,又来到一个村落,叫游汀,看起来又是一个古镇子,因为村口就在路边,停车也方便,于是,下车进去转一转。进入村子,都是古老的房子,赣派古建筑又出现了。
游汀村口有棵老樟树,是位靠谱的迎宾员,八百多年来,一直站立于此。它的年轮里藏着南宋的雨水、明清的蝉鸣,以及去年某位背包客遗落的咖啡杯。历史在它的眼里默默展开又收起,站在树下,香气扑面而来,像时光机的燃料,瞬间把柏油马路切换成了青石板道。小村子的名气向来都要有名人的加持,才能穿越时空,被我们看见。这里有双贤,张敦实,绍兴乙卯(1135年)的进士,任监察御史。张敦颐,绍兴戊午(1138年)进士,任衡阳知州,是个大学者,作品有39部被收入进了《四库全书》,他还编纂了史地杂记《六朝事迹编类》。他们当年赴京赶考,会不会到树下许个愿再出发,据说这棵树是张敦颐亲手种下的,是否他也对着树影构思过"以古鉴今"的篇章呢?
虽然多走了计划外的路程,但是遇见了一些意料之外的风景。就像张敦颐当年若没在故纸堆里迷路,又怎会写出传世方志。那些被导航"骗"下高速的瞬间,或许正是历史伸出的橄榄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