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最好的人生回馈你

爸爸,你好。

这个时间,妈妈该是出门散步了吧。

家里的多肉君是否还好。

这一天清晨,我在某市大如森林的植物园跑步时,路遇咱们家乡一位艺术家的纪念馆,于是进去参观。

在林立的雕塑中,看到一句硬话:

“即使吞进一块铁,我也能融化为动力。”

我的脑海中登时炸起了柴可夫斯基给战斗民族写的1812序曲。

爸爸,在这样一些内心激动万分、却并没有什么卵用的时刻,我第一个想起的,都是你。

我想你坐在并不宽敞的客厅里听交响乐,家中植物清净,杯盏晶莹,你闭着眼睛,双手舞动,面前跑过千军万马。

我想你搬家时事无巨细,却还是丢了两箱子书。你嘟囔了两天,跑进我房间,说还是你的书架顺眼,你看都塞满了呀。

我想你有很多故事,但成年以后我才慢慢从你口中听到。我想你是有预谋的,这样我每次回家,都有新的故事。我期待远行,也盼望回家。


爸爸是个隐藏了很多文艺细菌的部队军官。这一点我长大很久之后才发现。我小时候,他表现得像个普通青年,进而步入普通中年,即将钓鱼养花玩鸟般步入普通老年。但是由于身上的文艺细菌根深蒂固,且常年未见天日,临床表现上,似乎也是有点二逼。

比如。

总是逃音乐课的我却经常被莫名其妙选到合唱队。

我说爸爸救救我,我五音不全。

爸爸说,唔,这要从基础教育开始。

于是我被活活捆在沙发上听了N个月交响乐,被迫闭上眼睛想象面前有个巨大的交响乐团,还要告诉他如何听出乐团的基本配置,弦乐组在哪里,木管组在哪里。痛不欲生。

上大学后我有点喜欢拍照片,用奖学金买了单反回家显摆。

爸爸说,唔,你等一下。

他掏出纽约电影学院教材,一台胶片单反,拿出以前获过奖的摄影作品,坐下来开始给我讲光线和构图。

他的专业是物理,喜欢电子,而我理科极差,一个力的分析,能搞死我一天。到了十几岁我干脆破罐子破摔,从初中开始,聚集了一帮小伙伴写写写,画画画,反正就是不听课。

他也不管我,最多就是考试快挂了的时候辅导我一下,让我不至于死的太难看。还给我们自制的作品集画封皮。所谓的作品集,其实就是我们私下写东西,还煞有介事钉起来的稿纸本。

后来深度理科控的堂妹来我家,看见爸爸的一些英文影印教材喜欢到不撒手。爸爸开心地说,拿去吧。

因为好奇,我第一次翻看了一下爸爸那些教材。

他的字一贯地好看。

怎么好看?

素描植物图谱见过吗?

一行行娟秀的小楷笔记和草图,密密麻麻挤在泛黄的纸上。

那一刻我心酸不已,为什么没有好好学物理?

我觉得他如果晚生三十年,绝对是横扫银镯少女圈的果壳文艺青年。

但是,爸爸的性格不太好。

爷爷家境不错,他少年时成绩又好,年纪轻轻,恃才傲物,很难融入部队环境。他又极其认真,是非分明,领导做了两年,吵架无数,便决定退出,技术工程师的头衔,就这么挂了一辈子。他从看不惯,到也能随遇而安,逐渐觉得事情并不是刻意努力就能有结果。我的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工作,每一次需要选择和决定的时候,别人家的父母焦头烂额,他总是淡淡地说,你看着办吧。

我也只能用“卧槽你确定么”等眼神回瞪他一下,在一些能决定自己女儿人生的事情上,他是有些懒且逃避的。报志愿的时候多少补充了句,实在不喜欢,就去学哲学。好么,我就真的看着办,用各种随机的方式选择人生大事,抛硬币选学校,撒花瓣填志愿,拍脑袋定人生,并且乐此不疲。唔,好在也没有耽误什么,感谢上帝瞎了眼。

有一次我回家。旧书堆积过多,不得不抽出半天慢慢清理。

父亲慢慢踱过来,静静地看着我理书理票据的样子,突然说,姑娘啊,其实你资质不错的,读书时如果我长点心,或许你可以走得更远。

我抬头看着他。

爸,你搞毛线,好像我现在很差。哈哈哈哈哈哈哈。

他似乎略带宽慰地走出了门。

不知怎地,我突然泪如泉涌。

爸爸,像你一样,世间肯定有这么一些爸爸,因为一些变数,因为一些旧事,并没能用才华战胜时代。于是你们渐渐实干寡言,嘴硬心软,日渐内敛;而我们在拼了命想长大的日子里,把全部时间用来追索新的事情,用来在自我的世界里昂扬前进。

“你看着我们的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伸张。”

对于你曾经的荣誉和伤口,任性的我们,并没有给你讲述的机会。

没有。

我观察这些爸爸们的表情,看一眼,看不出过去,再看一眼,又似乎全是过去。他们表面静水流深,其实内心澎湃如作。

你有些累,你不想表达,你说算了吧,都过去啦。你说有些事,对不起呀。

爸爸,也许对于你沉默厚重的爱,我倾尽全力也无法做出对等的回报。但是,但是,我们这些小屁孩的人生,也不必过于担心。虽然我得承认,你女儿没被富养,技能中等,有小肚腩,丢在人堆里瞬间就被淹没……但拜你所赐,她听得懂话,做得了事,敢想敢做,敢爱敢恨,喜欢就说,不喜欢就撤,病了喝水,死了重启,即使她渐渐头发顺直,年龄渐长,学会伪装,但并没有肉薄心窄,外茶内婊啊。二十多年来,经历过一些小失败,但也没给傻逼织过毛衣啊。

看多了一些同龄人,为了自己的价值观,撕心裂肺地向父母要一句“请理解我”,我不由想,漫长人生里,真正能推心置腹的身外之人,这世间能有几个。日常多少狗血故事,你都能云淡风轻,洒洒脱脱,到父母这里,为何就这样介意,一定要用争吵回报争吵,用反驳对抗关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哲学,说大了,我们两代人,慢慢都会离开彼此所在的次元。但这又有什么非解决不可的必要?时光划地成河,孩子与父母,早晚有一天会身隔两岸。

二十多年前,你把我带到这个无限有趣的世界,留我时间,让我探索。你的存在,是我所有热情与冷漠、信任与怀疑的起点。作为女儿,对于你所有的失败和伟大,我都心怀感激。

我呢,也是有点骨气,总觉得自己的人生,并不会输给你。毕竟,我唯一能回馈于你的,只有让你看到,你的女儿不会再复制一遍你,她会成为最好的她自己。


大白@2016年7月 | 微信公号:面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