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薛蟠,人称呆霸王。纨绔子弟,不学无术,地地道道的富二代。薛蟠未出场就打死了冯源,夺了英莲,他没事人似的只管带着家眷走他的路,并非为此事而逃。他的这等小事自有他的弟兄奴仆替他料理。
用现在的词来说薛蟠是最没有边界的人了。打死了人也没有感觉。薛蟠之所以这样,与他的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薛蟠父亲早亡,母亲自然对他宠爱有加,作为皇商,富足是自然的,这样周围难免有阿谀奉承之人,捧得不知天高地厚自是在情理之中。
薛蟠粗俗。行酒令宝玉能唱出“涌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而薛蟠只能硬编“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闹得哄堂大笑。虽然每天锦衣玉食,怎奈生命质量亟待提升,没有什么修养和情趣可言。
薛蟠不求上进,滥交无度。薛蟠几次出场都和贾珍在一起。贾珍是个真正的大淫棍,逼奸儿媳,勾引小姨子。能不能染指的都染指。在学堂里薛蟠以学习为名包养俊俏后生,看见漂亮的,无论男女,都想伸手。薛蟠的问题不仅仅出现在家庭教育上,连社会环境也有助于他醉生梦死。
像薛蟠这样荒诞不经的男孩,终究竟然也能懂事。关于他的转变,不能不铃我们深思。
薛蟠终因太贪被柳湘莲痛打一顿。打得薛蟠含羞呆在家里不敢出门。为了避羞,强烈要求要和家人出去逛一年。薛姨妈素来怕薛蟠离开她的视线惹是生非。但确切的讲,没有离开薛姨妈的日子薛蟠的祸事也没曾少过一件。薛姨妈和天下父母一样,总觉得只要让孩子在自己圈定的范围内活动,一切都好办。但因拗不过薛蟠,就和宝钗商量。
宝钗明智、豁达,对薛蟠有这样的分析:“他出去了,左右没了助兴的人,没有了依仗的人。到了外头,谁还怕谁?有了的吃,没了的饿着。举目无靠,他见这样,只怕比在家里省事也未可知。”
薛姨妈的教育方法是死守不放,这样也只有自己图个安心。薛蟠已经这样,再守着也不过如此;放出去了,或许可以改变。到底如宝钗所言,薛蟠后来长进的确不少。
由此我想到现在的家庭教育,家长因为太爱孩子而不肯放手:上什么学家长安排,选择什么专业家长安排,找什么工作家长安排,以至于和什么人结婚还是由家长安排……
家庭教育的不放手培养了很多啃老族,从小在家庭的呵护下生活,从无忧无虑到无知无能,不能自立水到渠成。
如果都懂得用宝钗的方法去历练这些“薛蟠们”,让他”有了的吃,没了的饿着。”估计就不会看到“我爸是李刚”的稚嫩和李天一的悲剧
让孩子走自己的路,其实很多时候路本不分对错,只不过有的人觉得这样直或者那样弯而已。孩子自己的路应该让他自己去经历经历。正如宝钗所说:他若改了,是他一生的福;若不改,妈妈也不能有别的法子。有些事,非人力可为,尽心即可。若改了,是他自己的事;若不改,你又能如何?常见有的父母因为孩子气得哭天抢地,可见有些事是现实,本无法改变的。
有时候管孩子会管“死”的,而放则能“生”。家长的考虑很多时候只是定在自己很小的格局内,教育孩子,需要懂得,有一种爱叫放他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