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书摘

……再来看一个发生在现实生活的例子。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教学质量的比较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在这个争论中所下的一些结论可以说是相当鲜活地展示了从相关数据推断为因果关系的弊端。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好还是坏,应该是一个可以用实证研究可以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社会科学中的调查法来辨真伪。但是,这并不表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只是说明它是一个科学问题,有被解决的可能性。所有倡导私立学校比较好的人都对这一点心知肚明,因为在他们维护自己的观点时,常常用这样的一个实证研究的结果:私立学校学生的成绩比公立学校的要高。这一事实并无可争辩,各类研究和教育统计数据在这方面都得到很明显、也很稳定的结论。但是问题在于,仅用这些学生的成绩是否真的就可以下结论说:是私立学校的教育本身导致他们学生成绩比较好呢?

教育效果测验的结果是与许多因素相关联的,而这些因素彼此之间又都相互有关联。要评估公立与私立学校的好坏,我们不能仅用学校类型与学生成绩之相关值这一个指标。例如学生成绩与家庭环境因素,如父母的教育程度、父母所从事的职业、该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中藏书数量多少等都有关系。这些因素与孩子能否进入私立学校的可能性又存在相关。因此,家庭环境作为一个潜在的第三变量可能是导致学生成绩与学校类型相关的原因。总之,学生成绩可能与学校质量无关,家庭经济条件好、有良好教养的孩子,本来就更有可能被送到私立学校去读书。这一类学生即使在公立学校上学,其学业成绩也会很好。

很幸运的是,现在我们有了许多像多元回归、路径分析这类复杂的相关统计方法(顺便提一下,统计学的发展许多可是心理学家的功劳),可以用来帮忙我们理清这些问题。这些统计方法可以计算出两个变量在排除了其他变量干扰之后,比较“纯净”的相关值。杜克大学的佩奇和基思( Page& Keith,1981)曾用这种复杂的相关技术分析了在美国全国教育统计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al statistics)的帮助下所收集的有关学生情况的统计资料。他们发现,排除一些影响学生家庭环境和一般性智力因素之后,学生学业成绩与学校类型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关。他们的这一结果也得到其他研究者的确认( Berliner&Biddle,1995;Wolfle,1987)。

因此,提倡开办私立学校以加速教育发展,和想用烤面包机来控制生育,看来是没什么两样。学生成绩与就读学校相关不是因为它们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是因为家庭环境以及智力水平的差别罢了。


作者:Keith E.Stanovich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副标题:如何正视心理学(第七版)

原作名: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译者:范照/邹智敏

出版年:2005-2-1

页数:348

定价:20.00

装帧:简裝本

丛书:心理学导读系列

ISBN:9787501946976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