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网吧行业自救,只有靠升级

今天是全国网吧全面停业的第 95 天,一条热搜出现在新浪微博,询问「网吧什么时候开门」。


据了解,清明假期前后,部分地区的网吧曾小范围恢复营业,考虑到目前全国疫情还处在防控阶段,又被叫停。疫情期间压抑的游戏娱乐需求,形成热搜出现在网络上。

只是需求之下,网吧行业却在疫情期间经历了新一轮行业洗牌。一位网吧店主告诉主编,多数线下店于今年除夕前后停业,什么时候重新开张还不确定,这段时间通常是网吧的经营旺季,春节加上寒假的营收可能占全年 30%,全都打水漂了。

正常情况下春节期间,网吧会筹备促销活动,举办热门游戏的电竞比赛。物料展板、装设摆设、海报都是提前备好的,这些投入也因为停业成为沉默成本。除却网费、店面租金、人员工资等日常开销外,为做好防疫工作,消毒清洁、安全防护等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网吧行业又变天,疫情下的自救,只有靠升级!

网吧是一个颇具历史感的行业,兴起于 2000 年前后,随着互联网和家用电脑全面普及而开始走向下坡路,近几年一直在谋求转型,改头换面成网咖、电竞馆。一位业内人士却评价,无论叫什么,多数门店本质上还是提供简单的上机服务。

作为端游的线下体验店,近年来端游已经鲜有现象级新作,反观移动手游佳作频出,网吧在内容侧可能「断粮」。此外,随着手游馆、桌游店、密室逃脱主题馆增多,线下娱乐的消费场景细化,网吧在消费侧又面临用户分流问题。网吧的市场份额进一步缩窄。

起步、成长、成熟、衰退,这是一家公司发展的生命周期。一个行业的变化亦然。网吧正在步入衰退期。这个行业该如何找到它下一个增长点,进而实现自救?白夜电竞董事长苏某告诉主编,将服务与需求配位,将线下消费场景与电竞结合做升级,或许是一剂良药。

「没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

2000年,苏某在深圳福田区开了自己的第一家网吧,二十多台机位座无虚席,每天的流水大几千,超过了父母当时的月薪。即便经历2003年非典,这个行业也没受到重创。

苏某记得,非典时期网吧全面停业也是在三月,直到六月底才得以解禁。当年传奇、天堂等一批国产端游火热,复业之后,网吧迎来了一阵子报复性消费。可今非昔比。看到新闻说《王者荣耀》春节一天的流水破 20 亿,苏某甚至感到焦虑,担忧端游玩家们是否会在疫情期间习惯了手游,之后就不来门店消费了。

2012 年,无论全国的网吧数量,还是营收规模都达到了峰值。从这时起,网吧也开始一轮装修升级。各家开始比拼整洁度、舒适度,除了机位,还开辟了餐吧水吧。网吧变成了网咖,直到 2014 年,网吧行业从成熟期转向衰退期,2017 年全国网吧数量出现负增长。

疫情突如其来,固然让网吧经营成为老大难问题,但苏某也看到了利好的一面。平日为吸引客流,有些网吧喜欢打价格战,引发恶性竞争,疫情会清退一批网吧行业的投机者。

在苏某看来,网吧行业一直没有核心竞争力。「可能最大的竞争力就是资金,你可以持续装修,跟着主流硬件更新设配。」

服务与市场需求如何配位?

这些年,尽管从网吧一路升级成网咖,再到电竞馆,这个行业同质化竞争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大家做的无非都是在优化用户的上网体验,但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这种服务的价值属性已然不高。在主编看来,网吧的出路之一是与电竞深度结合。

过去,电竞比赛对不少网吧老板而言,「算是个鸡肋」。生意火爆时,办比赛占用大量机位影响正常运营。奖金太少了,用户参与积极性不高。奖金太多,又会吸引一批赏金猎手型玩家入场,打完比赛赚到奖金后就走了,既没起到拉新效果,还伤害了网吧老用户的体验。

那么这种电竞馆转型的思路是,在现有上机用户市场缩窄的情况下,提高自身电竞赛事策划的整体实力,并且能够承接来自游戏公司、大型企业、商超在当地举办比赛的需求,拓宽 B 端市场的服务能力。此外,目前北上广深多地都出台了电竞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网咖的升级也需要和这些利好政策对齐。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这类转型的瓶颈之一是专业人才缺失。针对单店店长的能力需求,已不再是管理门店日常经营,还涉及电竞赛事策划、营销传播等多种需求。一位网咖老板告诉主编,疫情期间,他就在组织店长和员工集体上网课,提高相关的专业知识。

结语:
网吧行业正在进行一轮优胜劣汰的大逃杀。疫情只是催化了这场赛程的加速。当一个行业步入衰退期,企业对自我的升级成为自救关键,一场服务能力与市场需求配位的刷新势在必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