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十里外的小山村,翻山越岭到繁华的县城读高中,虽说一年也去几趟县城,真在这里生活,感受还是不一样的。
县城里的孩子,长的都好看,不管男生女生,白白净净的;穿的衣服也好看,尤其是女生,夏天穿的衬衫颜色、样式很好看,不像我们村子里,恨不得每个女孩子穿的衣服都一样,她们的衣服不仅好看,还很透,能看见胸衣的带子,估计很多村里刚来的男生跟我一样,因此没少流鼻血;县城里的孩子还经常穿皮鞋,皮鞋跟肯定都钉了铁掌,走起路来咔咔的响,尤其有的女生穿高跟鞋,那姿态,扭扭的,挺着胸、昂着头,如果在村子里,肯定被那些长舌的老娘们背地里说成不是正经人。
从小穿的是自家老娘做的纳底布鞋或肥肥大大黄绿色的农田鞋,偶尔买双白或蓝的小网鞋,也只有特殊的日子才拿出来穿,皮鞋,只看过别人穿过。
皮鞋,成了高中一个阶段内心最大的渴望。
这种渴望还不只我一个人,同桌的阿瘦也一样的期盼。于是相约勒紧裤腰带,弄上一双,也风光一下。
攒钱确实不容易,一学期过去了,本来就瘦的阿瘦比以前更苗条了,我也更黑了,可是钱还是没凑够,不过县城里的商店被我俩跑了不知多少趟,款式、价格都清楚,做梦都想皮鞋,更想钱。
高二寒假结束后的开学,阿瘦我俩见面相视一笑,证明钱凑够了,其实是上学期从牙缝里省的,又预支点这学期家里给的伙食费。
县城中心的十字路口是县城最繁华的地方,四周有百货大楼、延寿商场、东风商场,这几个大商场鞋好看,但贵,东风商场东面的副食店二楼卖服装还有鞋,价格便宜一些。
我俩迫不及待,趁着午休直接跑到那里,一人拿起一双尖头,半跟皮鞋试穿,舒服不舒服已经没有记忆了,兴奋的劲却犹存,最后我俩选了棕色,同款。 付款,小心翼翼的掏出攒了大半年的钱,26.3元一双(父亲在乡下邮局工作每月工资才三十多)。看着26.3,真想不买,转头回去,却又架不住皮鞋光亮的诱惑,在售货员另类的眼神中,犹豫的交了钱,拿着皮鞋像抱着小孩一样,心里兴奋又自责的返回学校。
第二天,我们俩穿着新皮鞋去上课,头也扬的高高的,不时低下头瞄皮鞋尖,听着鞋跟与水泥地发出的咔咔声,满足感彻底淹没了自责。 一天下来,脖子酸酸的,脚还磨出水泡,皮鞋也没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