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所以,几乎你经历的,别人都曾经历过,你遭遇的,别人也曾遭遇过。
很多上点年龄的人都爱说,我吃过的路比你走过的桥都多。而我们,也想过桥,但是不知道桥稳固不稳固,过去需要多久,过去这个桥下面那个桥还有多远,怎么办?问问过过桥的人。
这个问,就是搜索。
这种能力,就是搜索力。
有人就想了,不是就是问问吗,有那么难吗?
想想看,找谁问,怎么问,问出的答案是否可信服,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
有幸看到了刘sir的《搜索力》,他告诉我们如何利用资源,解决自己的大部分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和这个世界发生连接,贡献资源,从别人那里获取资源。我们从何获取资源呢?我们怎么知道别人那里有没有我们需要的资源,我们需要一种叫做搜索力的能力。
接下来,我们具体看看搜索力的内核是什么。
首先,我们想得到一个信息,我们应该向谁咨询。特别是一些专业知识,需要问一些专门人才,如果自己身边没有这样的人,如何打通“结识”这个渠道,人托人,还是借助网络。如果是全然陌生的人,我们如何取得别人的信任和诚意。
接下来,我们认识了一个这样的人,这个人并不会随传随到等着解释我们所有的疑问。我们怎么提问更更明确,对方接收到更多地信息,同时自己也获得更多的信息。如何提问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然后,问什么。我们有机会向需要的人请教,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只是浪费时间,需要问一些亟需解决的,对未来有启示作用的问题,那是什么呢?问什么其实最考验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理解程度。如果不能问几个好的问题,那么这个问的机会就是白白浪费了。
问了之后,有了答案。或许我们还问了不止一个人。这些答案,可能非常睿智,但是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或者回答了一个共性问题,但是不一定适合食物发展的每个阶段,那如何在这个答案中选择那些自己需要的,去芜存菁,留下那些最有用的,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想想上面讲的,哪一步不是困难重重,不是在荆棘丛中打怪,幸好,有这本《搜索力》。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看作者满满的诚意,他将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磨盘滚打的经历里得到的宝贵经验和通关密码,全无保留的分享给读者,从为什么要搜索,搜索力有哪些关键的技能点,人生的一些具体问题该如何运用搜索力,干货满满。
本书一直在讲我们如何拥有搜索力,去和这个世界建立连接,从这个世界获取能量。其实,有时候我们自己,也努力的要成为别人搜索的目标,建立自己的标签,成为别人的资源。其实,有时候,自己能被别人找到,也是搜索力的一种,这样我们就可以作为一种信息的中枢,让各种有效的资源实现互联互通。而如何获得这种搜索力,作者在书中也有详细的说明。
所以,这本书,作者不仅告诉我们如何求索于外部,同时,也让我们反躬于自身,内外兼修,持续精进,这才是一个人的成长之道。
文中有一句这样的话:愿我们都能终身成长,持续精进,找到并保有人生中那些最有价值的东西,在不安的世界里淡定前行。
与所有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