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的这些地方太神奇,保准有你不知道的!

背靠军都山脉 面朝华北平原

作为帝都之肱骨 京畿要塞

昌平自古以来便是通往塞外漠北的雄关险要之地

正式因为长期作为军事要地的缘故

昌平境内很多村落的名字便是由于

封建王朝时期的军事机构、军事活动而形成的

今天就和大家集中盘点一下

这些极富个性的地名

南邵


南邵

昌平历史上的“五营四哨”之一。南邵成村较早,元代以姓氏得名,称“邵家庄”。明代时因驻兵此地称“南邵屯”,及至嘉靖年间称“南邵村”。清称“南邵村”、“南邵庄”,也成“南哨庄”。民国时期称“南邵庄”。解放后称“南邵”,延续至今。

北邵洼

昌平历史上的“五营四哨”之一。此地明代成村,明初设军屯,称“北邵屯”。清代称“北邵洼”,民国及解放初期称“北哨洼”。后又改回“北邵洼”,延续至今。

由于地势相对周围的确低洼,尤其与村东临近的小北哨相比,村址海拔居然相差3.1米,因此被称为“洼”就不难理解了。

十三陵


上口

上口村元代形成村落,名称“灰岭扣”。作为明代十三陵十处山口之一,曾排名驻兵守备于此。在元、明、清三代,灰岭口的村名始终未变。后因北上南下的传统习俗,以相对位置命名,改成“上口村”一直沿用至今。

下口

下口村元代形成村落,名叫“贤庄口”。作为明代十三陵十处山口之一,曾排名驻兵守备于此。在元、明、请三代,贤庄口的村名始终未变。后因北上南下的传统习俗,以相对位置名称,改成“下口村”,一直沿用至今。


百善


钟家营

昌平历史上的“五营四哨”只一,明代时因驻兵此地称“钟家营”,并一直沿用至今。

牛房圈

因元代中统三年在此地养牛,由牛房、牛圈得名,清康熙年间定名“牛房圈”,并一直沿用至今。

马池口


奤夿屯

是蒙古语译音,原意是河边的意思。元朝在北京建都时,在此屯兵屯粮,后被人称为奤夿屯。元末明初时,山东人和山西人陆续迁入此地,形成村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明明是该玩的年纪,却妄想执一人之手到白头
    恰H好阅读 138评论 1 1
  • 时间飞逝,转眼间自己入行it已经一年多了。一直以来都想写博客。但限于知己当前能力和时间的问题一直都没写下手,今天就...
    白泽1935阅读 148评论 0 0
  • 4月14日 晴 今天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代花种,我看了下自己的是马兰花种子,放学回家后迫不及待的把种子拿给妈...
    爱在幸福间阅读 40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