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小明老师的传阅。拿到马克斯•范梅南、李树英合著的这本《教育的情调》,轻轻一翻开卷首语,就惊喜连连;再看序言和目录,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更让人惊喜的是书中的教育故事娓娓道来,一个个真实的教育故事似曾相识。读起来轻松愉快,有身临其境之感。
捧读美国教育研究协会“课程和教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马克斯·范梅南的《教育的情调》。内容并不多,本书正文连同后记仅仅177页,只有A4纸的一半大小。却探讨了“教育的敏感和机智” “了解孩子充满可能性的世界”“孩子好奇的体验”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到” “表扬和肯定的重要性” “纪律的教育学意义”等16个话题。这16个话题都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常见现象入手,通过分析现象背后的教育学意义,帮助教师贯通和融合理论与实践,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
范梅南先生提示教育者带着敏感、机智和爱走进孩子的世界,从生活体验出发,对丰富多样的教育情境、意义保持敏锐的触觉,从而把握和形成教育智慧,更好地与孩子相处。这本书作为教育现象学的经典著作之一,把理论学习、实操艺术、教育研究和教育写作四大功能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对于教学的情调,范梅南先生这样认为:“每一堂课都是有生命的。学生不是容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 当前发生的一切就是最好的教科书,这种如饮甘泉般的阅读体验给了身为教育工作者教师的我诸多启发,归纳如下五点感悟:
一、以爱育爱,做有温度的教育
范梅南认为教育情调的核心在爱,这与好教师要有“仁爱之心”、陶行知主张的“爱满天下”、顾明远提出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等观点是一致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在对孩子充满人文主义情怀,把孩子视为个性鲜明、充满生气的独立的生命体时,才能做到把爱献给每个孩子。心中有爱,眼里有光,才能看到诗和远方,也只有站在人性的高度,教师的教育智慧才能得以沉淀和提升。教育也就有了美好的情调。
二、教师的爱是教育爱
教育之爱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它必须能满足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其他的爱不同,它是非功利性地指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育学就是一种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范梅南),教师需要通过现象学式的 “听”、“看”和对具体情境的“关注”,让孩子随时感受到老师的“在”,也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看见”。这样让孩子生活在尊重、包容、关爱之中,从而幸福地生活和成长。
三、贴近学生,关注学生成长
在本书的阅读中对于“表扬和肯定”的重要性和方法又一次体会到了其重要性。书中提到了一位教授英文的朱老师,在一次单元测试中,对于一个个别单词拼写出现错误,但是给了满分的案例。这个例子中朱老师在拼写错误的单词下用横线划出,说明她并非看漏,但是鉴于该生近期学习积极性很高,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还是给了这个学生满分,最终也的确极大地鼓舞了这个学生。这说明了表扬的重要性,也说明表扬也需要机智。书中也再次提到表扬不可太随意,不可无区别的给予。这样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同时当众表扬比私下表扬的效果更好。
教师应该让每个孩子被“看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老师的一个无心的微笑,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贴心的问候,一句随口的表扬,对一个孩子来说可能至关重要,或者是开心与否的表达,都是幸运的孩子。能被老师用教育学的眼光关注,更是幸运中的幸运。也许他会铭记一生。工作时间越长,教的学生越多,越容易忽视这一点。对学生的关爱越来越少,总认为自己该教的东西都教了,学不学是学生自己的事,与我何干。这种观点大错特错,他可能只是我千百个学生中的一个,而我却是他人生中重要阶段的老师。曾经听一个老师说起过一个故事,一个成绩很差的学生毕业多年后,还经常提起某某老师曾经对自己的好,其实这个老师并没有做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偶尔表扬了他。就这么几句简单的表扬,对他来说是莫大的安慰,让他恋恋不忘。
四、要尊重和发展孩子的可能性与独特性
“孩子们在他们的生活探索中,向我们展示出生活里那些丰沛的希望和多彩多姿的可能性,以及生活必将更加美好的愿景。”
这是《教育的情调》一书中的一段话,这段话启发我们:我们需要尽最大努力的了解一个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体验到底是什么,去了解这个孩子是如何体验他的生活的。
学生是“未成年人”,这个概念本身就蕴涵深刻而丰富的“可能性”。每个生命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独特的尊严和个性。教育就是面向可能性、独特性这一“生命事实”的意向性实践活动。对此,教师要“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走进学生的生命世界,解读学生的生命密码,把握学生的生命需求,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质。
五、要通过反思、体验和写作来提升教育智慧
教育不仅是遵循规律的科学活动,还是充满智慧和艺术的情感活动。然而,教育智慧不会随着教育生涯年限的增长而自然提升。教师把教育现象、教育行为、孩子的教育表现、师生交往的状况、生活体验等纳入到教育性反思之中,在反思中去深化认识,涵养情感,优化实践。写作,是教育表达的方式之一,在写作过程中倒逼自己加强理论学习、生活体验和实践反思,从而使教育智慧在“写”和“思”中不断生成和沉淀。
以爱育爱,行走在成长的路上。时时关注学生,抓住教育契机,让教育的智慧在当下发出耀眼的光芒,照亮疫情的阴霾和焦虑。
当然,“读书”不如“用书”(陶行知),我们不能仅仅靠《教育的情调》一书就能做好教育,但它的确提供了很好的启发与美好的体验,愿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去阅读,去分享,去实践。成为一个有情调的教师,一个充满着教育智慧的老师。
辽宁 鞍山 李斌
202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