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觉得还是有必要聊聊,或许后面还会不止一次的聊。
今天听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读不同类别的书书甚至不同的书都有各自的阅读方法,因为如果把一本书当作一位老师的话,不同科目的老师授课方法是不一样的,你当然不能用教语文的方法去教授数学,那样势必事半功倍。
我肯定也大概明白这个道理,网络小说要快速跳跃的看,经典著作要认真的看,专业性强的还要作笔记……这是我之前的认知。
简单来说我把书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不过脑杀时间的,还有一种是需要认真阅读的。然后又分别分成两类,前者一部分完全不过脑,一部分会体会其中的情感;后者一部分看看想想就可以了,还一部分需要总结思考。
作者讨论的对象当然属于值得看的书籍,属于你所理解的后者。
我看书的习惯是拼数量,每年一个书单列下来,感觉牛逼的不行。
可是不行,其实我早就意识到这样不可以了,可是不知道怎么改善。说来讽刺《如何阅读一本书》自己以前是看过的,可惜全部都忘记了,一点技巧都没学会。或许人就是这样,吃过苦头方才决心改正。
看书是不能拼速度、拼数量的,关键是能看懂、体会、学到多少,最终是能运用到实际中。看书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来指导实践。
看书有四个阶段,最重要的应该是第三阶段—分析阅读。它的中心思想其实跟拆书差不多,剔除细枝末节吸收主干部分。
我是不喜欢拆书这个说法的,感觉带有浓重的功利色彩,当然读书本身就是功利的—希望找到方法来运用到实处而获取收益。
我比较赞成书中的说法,找出作者写作时埋下的结构。一本书可以浓缩到几页纸最后一句话,一句话、一件小事、一种情感也可以发展成一篇文章,然后丰富到一本书。
而分析阅读就是通过一些技巧来寻找书本骨架,找出作者最想表达的东西。
1)首先,要根据书名、前言部分判断这是什么类别的书籍(也可以剔除垃圾书籍)。
2)根据不同的类别应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大致可以分为理论书籍还是应用书籍,历史类还是社会类等。
3)能画出大概框架图。不必按照作者的章节顺序,用你认为正确的就可以了。
4)丰富框架。其实就是给自己写下的东西作补充。这时候甚至可以写些读书笔记,因为到了这一步说明对书已经有比较深的了解了,还可以通过思考更加深入些。
5)把这本书的主旨浓缩到几句话,如果做不到则说明还未真正读懂。
我觉得还可以更进一步,或许还可以这样:
6)从更高的角度判断或评论作者观点的对错。
7)能有效运用到实际中。
当然我才看到20%,还是第一遍,后面肯定会有更多惊喜。
对于书籍我决定采取另一种方式:第一遍看电子档(节约也方便些),如果觉得有必要,则购买纸质版,认真研究第二遍或者更多,期间作笔记、画框架、写评论和复述。如果能做到以上,则表示书读懂了,否则重复以上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