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清代名人读书法

黄宗羲:穷经兼读史。读书不求多,而求用心。

陆世仪:读书分三节,5-15岁为一节,诵读(15之前多记少悟,因为那时记性好,悟性差,扬长避短啊);15-25为二节,贯通;25-30为三节,涉猎。不知道30岁以后是什么,我想应该是专精了吧?!

张履祥:读书须留心世务,不但可以结合实际分析理论,还可以实践应用。熟读精思,循序渐进流选手。

张岱:读书要眼明会挑书,手辣会取舍材料,心细会分真伪(事实+论理),胆粗则果断去留。读书百遍流选手。

张尔岐:一天读一页连读十天。第十一天,扔掉第一页从第二页开始再读十天,然后扔第二页,再读十天……读书人不能纵酒、娼妓、赌博、说闲话、看闲书、管闲事儿!

顾炎武:读书不日进则日退,自己学肯定没前途。笔记流选手。

朱用纯:记章句,求义理。

冯班:信其可信不如,把怀疑的事情或暂时不下断语的部分弄明白。读书要读古本,新本不足据;读全本,节选地不要。读书要体会,不然无益。读书要一天读十本,要坚持到死。

早涵光:读完一本才能读另一本。要贯通经史。

毛先舒:读书四要,一收,收心收身,心收身里,身收书房里;二简,多杂费心,费时,费精神力,效果还差;三专注,专注一点集中发力;四恒,坚持……

王夫之:读书时一节一目,一字一句,都要结合到自己身上,将灵魂频率调整到圣贤频道。

毛奇龄:写作前把所有参考书都放到桌子上,动一次笔就翻几本书,这样典故就能终身不忘。日积月累,你就升级了。

魏际瑞:看书遇到不懂的地方要自己找答案,实在找不到才可以问人。识得一,万事毕,专攻一,一必破。

魏禧:不疑不信,不疑不悟!你要相信一件事,首先得怀疑一下。不怀疑,就不会有所领悟。

汪琬:读书开始要博,最后到约。一定要溯源,深探,穷究。

李颙[yong2]:学问在疑问与分辨之间。

汤斌:道本无穷。学贵心得!

吕留良:读书只在一熟,所谓熟,不止是口耳成诵,还必须沉潜体味。读书可以熟而后用,也有用而后熟,不能执着一种模式。

陆陇其:读书必以精熟为贵,不能一味追求速读,而要注重积累。读书时可以先将一节反复细看,看得十分明白,没有疑问了,再看下一节,第二天再花几小时温习,不能专读生书。

郑日奎:读书跟做不做家务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能说为了学习连自己的袜子内裤都不洗,好吧,后边是我补充的。

颜元:读万卷不用无益,德行经济涵养,每类精读一两本足矣。读书要是明理的,不用死记硬背。他崇拜提倡读尽天下书,每本读三万遍(道理是明确,但可行性太差)。

李塨:这个很非主流,不主张诵读。他说,实行学而时习之一言,即为读《论语》;实行毋不敬(在貌为恭,在心为敬,就是千万不可以不敬)一言,即为读《礼记》。只有做到,哪怕只做到了一点,也算是读书了。

王心敬:读书在于遇到事,或遇到相同的情境,能将所学做依据,来做选择判断。不能把读书的津津有味,但行事却格格不入。

劳史:趁小多读熟读,先记住在说。

崔学古:一字一句的读。要定量,别太多,也别太少;要量力,别太高,也别太低;要静心,别太快,也别太慢。

熊赐履:用功之要——越来越收敛(会聚一点),越来越充拓(扩充开拓),越来越广(范围很宽)大,越来越深妙(精深奥妙),越来越高明(见解独到或技艺高超)。

叶奕绳:天天上网看有“意义”或“励志”文章的泛览者,受到点起发影响就开心得不得了,然后就完了,第二天大脑排泄完又饿了,再接着上网看。不如取其要领实得也。什么是要领?就是为什么那些文章会让你觉得爽,它改变了你的什么思维与行为?

王晫:读书当自省四点,一是不虚心,不接受不同观点;二是不开悟,不会变通、举一反三;三是不体认,玩虚的不去体会,认识;四是不躬行,不去亲身实践。

张英:读一篇必求可背诵,然后想明白其意义,最后再写出来。人心至灵至动,不能累着,也不能一点不用,只有读书才能养之。

阎若璩[qu2]:二十读《尚书》怀疑有二十五篇是假的,快五十了才把问题都弄明白了。这人天资有些笨,身体还不好,他妈就不让他读书,于是他就暗记不读出声,憋了十年,开悟了……

唐彪:读书要考虑其时代背景和风土人情。读书不在记性,而在能解,随读随解,才能明晰其理,坚持时间长了才能开悟。学问并称,可见学问是一样重要的,不能问者,学必不进。

高拱京:读书要边读边想,坐则读,闲则记,夜则思量,必求道理和逻辑透彻后才罢休。

邵长蘅:读书莫先于治经《易》《诗》《书》《春秋》《三礼》。

尤侗:今人之所以不如古人好读书,是因为今天的“书”得来的太容易了。

张潮:经传,自己读比较好,史鉴,和朋友一起读比较好。

李光地:目过口过不如手过。记事提要,表达要钩玄。(大家可在本页右上搜索相关文章:提要钩玄)读书要求根源。要以一部书为根,烂熟于胸字字能解,道理透明,理解全面。要用心,用心不只是自己领悟了才算好,提出疑问也算;用心就算记不住也会在心中生根,时机一到便能发动。

爱新觉罗玄烨:看看康熙对读书的看法。看书但不要被书所骗。虚心所学进。幼时读书一定未明,必须整明白,治国也一样。读古人书要审其大义,纠缠字句没意义。人小时精神专一长大才会有创造力。所以应该早学。

沈近思:读书全在专一,专一则精熟。

沈德潜:读诗要,心平气各,反复咀嚼,意味自出,不要自己想当人给人家定什么中心思想。

汪惟宪:读书时贵精不贵多,之后应以积至多,秘诀一言以蔽之“无间断”。看史书时可先看一半,然后合书思成败,然后再看,如果和自己想的不一样,那就要仔细想想问题出在哪?

许珩:能疑所当疑,不疑所不当疑。可能是读怀疑也应该选有价值的问题吧。

刘大櫆:只要把古书烂熟于胸,必能请神上身,通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

张伯行:读一尽不如行一寸,读书不能身体力行,那只算是说话。

王应奎:读书当求古本,新本不足据。

钱陈群:读古人文只要记中高潮部分,其他的日后自会贯通。(全记是不可能地,高潮部分容易记些,记住之后想想前因后果,自己也能捋出个大概,是个好方法)

郑燮:速读法如看美女,一天一本,一看即过,不能摸不能抱,不能给你生孩子,与你何干?(我承认低俗部分是我自己加上的……)

陈宏谋:要用书上的知识窥破世情,窥破一分,获一份心得。

夏之蓉:全抄,摘抄,写注释。

袁枚:常读书者常因自知不足而变得智慧,不会读书的人常因自己觉得自己知道很多而变愚蠢。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书不是借来的不读,买书、藏书激励的是收藏的兴趣,而不是读书的兴趣,也就无法产生读书的动力。

程晋芳:用红豆记录每本书都温习了几章,具体方法就是比如今天读史读了1章就用小碗放一粒红豆……(今天我想得放钻石才有效果)

王鸣盛:好著书不如多读,要读必先精较,不较多误,读完很悲催。学以通经为要,通经以识字为基,买本《说文解字》吧。

戴震:十件一知半解,不如一件融会贯通。看一本书要能看到正反两面。

赵翼:读书,记录心得,天天记……

阎循观:读书如交友,时间长了必须会受熏染,所以要选好书来看。

姚鼐[nai4]:守一家之言则狭隘,专执己见则浅薄。不出声只默读,则终身是外行。有些道理是要悟的,不是文字能表达的。

汪烜:读书不会疑,就是不会读。疑却不能悟,也是不会读。都是没有用心想去求得的毛病。换句话说就是你读书根本就没有目的,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段玉裁:学习守旧不能创新,是病;好立异说,而不深求以到达精微,也是病。

章学诚:学,就是模仿,模仿就要在行事中体现。读书要写札记,贵在积累贯通。

汪中:古今环境不同,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好把疑难问题留着,不做主观推论。

王念孙: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用声音破除通假字?

王引之:以小学(训诂:通俗的话去解释某个字义、字书:如《说文解字》、韵书:把汉字按照字音分韵编排的一种书。这种书主要是为分辨、规定文字的正确读音而作, 属于音韵学材料的范围)校经。

崔述:读书只知博而不主动选择,还不如孤陋寡闻。

江藩:每一经中都有大义数百条,研究详细,融会贯通才有益,只注重文辞,而无心得,不算通。所以可以忽略,不必徙耗目力。宜先读《说文解字》。宜记书真,校书细,好看古书,不轻视古本,不轻驳古说,善思善悟,善参校,善比例,善分别真伪。先博后约,贵博贵精尤贵通。

钱大昭:读书以通经为本,通经以识字为先,经学必取资于小学(同上王引之,看来是他们那个年代的主流读书方法)。

钱塘:读经要看圣人怎么做,不必纠缠于字句。读史要看豪杰的谋略,不必纠缠他们之间的事迹是否相同或相异。

阮元:十目一行,才是真读书。

彭兆荪:读书博览最坏事……生命的感叹,博览是他生平最受伤的事儿~(这个可以深入思考一下原由)

刘开:好学就得勤问不学习就不能发现疑问,不提问就不能增广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正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但有的人却不能在实际中应用,懂得了那些大的道理,但有的人却不能了解其中的细节,遇到这些情况若舍弃了发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更多内容请大家百度他的《问说》

梅曾亮:具他说把书大声地读出来,可练精气。

梁章钜:读书要博收慎取,别人说的名言或故事必检出处。小聪明的人和刚愎自用的人不可读书。

邵秉华:如何贯通的方法,“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

包世臣:泛临览无益。治经只要守一家,把它全弄明白就能贯通了。

胡达源:书不成诵,就不能发挥思考的的效用,书不精思,就不能收获义理的好处。

龚自珍:要实事求是。

黄本骥:读史要对比着看,如同一段历史《汉书》为什么略文字?《史记》为什么增文字?

梁绍壬: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在,是为了涵养性情。孔明的略观大义,是求方法论,为了更好的办事。像我们这种心浮气躁的人不能用这个来当借口。

陈澧:学是为了要模仿,也就是用来做人做事的。

邵懿辰:读书要RPG一下作者或书中主人公。

吴嘉宾:善读书的人,勤慎(疑)所存。

曾国藩:读书一要有志,二要有识,三要有恒。不轻信,多做笔记,做日课但不可贪多。他每天用楷书写日记,读史10页,记《茶余偶谭》一则,从未间断过。看书不必求多,也不必求记,但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书读一完一本才能看另一本。穷经专一经。读经秘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读史秘诀,设身体触地(用想象力还原当时的情景人物)。经就读《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史就读《廿四史》(现在整到25史了)和《资治通鉴》。子就读这五子的《管》、《晏》、《韩非》、《淮南》、《吕览》。集就读《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和唐宋以间的二十几家就行了。看书宜求速,温书宜求熟,习字宜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作文宜苦思。不必被贵精不贵多所迷惑,每日能多读就多读一些。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要想词藻富丽,摘录收集名言警句是必须地,分类——非常非常重要。

胡林翼:要随时用智,日日留心,则一日有一日之长进,事事留心,则一事有一事之长进。日积月累何患学业才识不能及人?读吏第一须有判断(古人之优劣,古事之正否),第二须有抉择(其价值)。

左宗棠:读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事、接物、是如何思考的,再想象一下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做,然后比较体会。不能读书与自己的言行相互独立。

谢鼎卿:博览约取。道有开始及结束,因此书有明朗有隐含的。道有本质和现象,因此书有宗旨,目的(趣同趋:方向)。要把每本书都区别开,不能混为一谈。

刘鸿业:问就是学,好问就是好学,善问就是善学。学必须体现在用上才可贵,否则就是一腐儒。

彭玉麟:读书秘诀,一句不通,明辨之。以义理为本,考证为末。通一经而再读他经。遇到不同的观点和理念,能可时间思考以求理解。

李鸿章:选爱读的书背诵,以每季(节)能背若干篇为目的,这样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思考了。

黄黼[fu3]:上等读书法,读书前先了解作者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再查明题目来历。然后思考如果是自己写这个题目会怎么写(内容结构遣词造句),再读,读完比较下哪里和自己想的一样,哪里比自己的好。次等读书法,也是选了解作者及其历史背景,查明题目,然后逐字逐句的细读,了解其内容结构章法及遣词造句。

俞樾:文章你都不能完全了解字句,又怎么能理解它的宗旨呢?

张之洞:读书得有门径(大概是思路和技巧吧)分类很重要,然后按类别归纳阅读方法。要先博后约,不要以记性不好没时间为借口,不要怕难,买书不要怕花钱,要选善书古本(像什么厚黑心计什么的少看),多交能做老师的朋友。

文廷式:经史以考据而明,诗文则是以求其神志气韵之所在。

张裕钊:因声求气,由气通意,及其知辞(词)法,喻(明白)乎其深……

袁昶[chang3]:读经以丰富义理之根,读史以扩展通变之趣,写字以观用心之静躁(这个悲剧了现在都是用键盘打的),作文以验其养气之浅深。

朱一新:量力专一门或几门,贵循序渐进,不要贪多,凡研究一本书,先求贯通,然后再看其他的。读书章程,一分句读,二抄写,三评点,四著述(撰写;编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80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2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3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5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6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14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5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7评论 4 33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73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7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6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6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76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书法上 读书乃学者第二事。 读书已是第二义。盖人生道理合下完具,所以要读书者,盖是未曾经历见许多,圣人是经历见得...
    迷途未返始知愁阅读 2,639评论 1 14
  • 读书乃学者第二事。 读书已是第二义。盖人生道理合下完具,所以要读书者,盖是未曾经历见许多,圣人是经历见得许多,所以...
    廖三余阅读 1,061评论 0 4
  • 勺园史话 勺园是明朝著名书画家米万钟(1570-1631)于明万历年间所建的一座小巧幽雅的园林,取"海淀一勺"之意...
    点赞Club阅读 1,402评论 0 0
  • 读大学教会了我一件事,这个世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奇葩,刚步入大学的时候满脑子想的是多认识一些人,交一些好朋友,到大三...
    涩枇杷阅读 1,307评论 0 1
  • 本文主要告诉大家应该如何正确的帮助别人,如何正确的寻求帮助,以及怎样防止被骗和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 在大家看后面的...
    东东方阅读 6,949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