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全家人都分不清拼音的n和l。孩子临近期末,在复习时做试卷,总是有错误,仔细一瞧,大部分是由于拼音中的n和l扣的分。
每次给她检查,我们都要翻语文书,要不然也弄不清是对是错。虽然每次错后,都认真抄写复习了,可效果还是不理想。思来想去,孩子的自信不能被n和l坑了,得找个办法破解。
昨天孩子放学回家,和孩子商量我想的办法,她表示愿意一试。
整个过程,我指导并旁观,孩子自己动手。
第一步,孩子将这学期所学的生字拼音中n和l开头的字找出来,n开头的写在一边,l开头的写在另一边。经统计,n开头的11个字,l开头的22个字,共33个字。孩子告诉我,就是这33个字,让她总是不能得满分,我笑着告诉她,不要怕,马上你就能记住它们了。
第二步,画草图。中心图让孩子自己设计,只要与所表达的内容相符就可以。N的主图,孩子用n画了个太阳表情,除了圆,全部由n组成。L的主图,用的五角星,里面全是l。然后让孩子观察,这些字可以按什么方法分类。孩子用拼音字母的个数分类,并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分类。
第三步,记忆。为了记住每个字和拼音,要找方法记住它们。在我的提示下,n开头的,孩子在每个字旁边配上了相符的画,“泥”字配的一坨泥巴,“你”字画的小姑娘,“奶”字画的奶瓶,“脑”字画的电脑等。画完后,孩子开心极了,告诉我,不看图,她也能知道这11个字是什么。嘿嘿,图像记忆发挥了作用。l开头的,由于字稍多,我提示可以换一种方法。2个字母的,我做了个示范,把10个字编成了一句话,即“吕丽和李利拉着狐狸和小鹿,吃了一粒糖,快快乐乐去理发”。孩子笑得前府后仰,问我小鹿有没有头发呀,还理发……。3、4个字母组成的,她自己试了试,编成了“劳动后,林老师带我们去吃留(榴)连(莲)捞,下雨了,水滴落下来,哗啦啦流到了河里”和“大灰狼乱七八糟的练习和朗读”。
第四步,画正图。孩子重新画正图,涂好色,这也是一次强化记忆。
第五步,内化。将图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就是不看图,想字。孩子闭上眼睛,自己尝试节一下,还不错,基本记住。
最后,我把这33个字穿插写出来,让她注音,她很快就完成了。
由于是第一次用这种方法,所以先打了草稿,画了草图,费了些时间。过后,我问孩子这时间花得值不值,她说值得,因为她再不怕书上的n和l了。
这个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只能弄清楚这本语文书上的,不能一下分清所有的。作为妈妈,我到现在也没办法分清,如果您有好的方法,欢迎留言告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