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许多人善于使用文字技巧,把话说得模棱两可,在关键的点上轻轻巧巧地一笔带过,巧妙的笔法总是容易遮盖了大众的眼,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很多时候善用文字的人写出的文字总带点蛊惑人心的力量,转移了重点,令人如坠五里雾中,被论述者的观点带着走。除去单纯的文字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文字之外的营销的障眼法。习得批判性思维,不仅可以用于对论述性文字的判断,也可以融会贯通,用于分辨铺天盖地的信息。这时候批判性思维则显得尤为有用。
批判性思维在本书中占有极大比重,它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
对于接受多年应试教育的我们而言,我们早已形成了一套海绵式思维,即被动地吸收外部的信息,这样虽然轻松又快捷,但却有一个极严重缺点:对于各种信息观点,没有办法做出适当取舍。而本书推崇的是运用一种淘金式思维,也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同时也会主动质疑作者为什么提出这样的主张,并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作者写这样的东西的原因,和自己的阅读材料互动。它最重要的特点是参与和互动。目的是批判性地评价所读材料,在客观评价就上得出自己的结论。而批判式思维要做到的不仅仅是批判性的看待别人的言论和观点来维护自己的,也要做到在面对同一问题时,自己与别人观点有所不同时,也是要批判性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观点,然后从中,得出较为客观结论。拒绝情感的左右,拒绝固执自我的心态,只听从理智的声音。
本书每章节后附带的陈述材料题都意图于让我们加深对本章节内容的认识,通过这些题目,我掌握了如何迅速确定论题、理由与结论的方法。但是更进一步——根据陈述作出正确的判断就显得困难。
在分析推理过程中,意思不明的词才最为关键。保持清醒,根据上下文或者或者根据情境找出它真正的含义。同时带有感情色彩的词也是值得警惕的,例如死亡税和遗产税并尽量对这样的词,保持高度警惕。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也要时刻留意避免产生歧义。
常见的“障眼法”有以下三种:1提供的推理需要明显错误或者不让人接受的假设才能成立,因此使推理和结束时的毫无关系;2把那些明明和结论无关信息,弄得好像和结论有关,以此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3看似为结论找证据,而正确算数前提则取决于决结论本身已经成立。由此衍生出的种种诉诸情感、偷换概念、转移注意力、乱扣帽子、人身攻击等谬误是我们所需要保持清醒来面对的。我们需要遵循的步骤其实也简单——找出论题、理由与结论并分析理由是否能支撑结论。
此外,证据的有效性有时也不能完全相信,正确的数据会以不当的方式出现,在不同情境下针对同一论题也有不同结论。那什么是值得相信的呢?我认为是通过我们的思考筛选出来的信息。虽然未必完全是对的,但是远远胜过盲目相信又在面对不同声音时犹疑不定。
善用批判性思维,做一个主动提问的思考者而非随波逐流的接受者。相信善加练习我们总会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