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3-7非对抗式改变(2)

按照常理,制定目标,然后以目标为导向开始行动,这样不就能实现目标了吗?然而事实上我们的目标很难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原因如下:

(1)目标可能不靠谱。因为缺乏实践的经验,目标在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困难要比我们最开始想象的要多,因而目标要根据行动的实施情况而随时调整。因此,目标应该作为一种反馈,应该多设短期目标来加强自己反思和调整的机会。

(2)消极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就是在改变过程中你感觉自己能否有能力达成想要的改变的一种感觉。过去成功的经历可能会提高我们的自我效能感,失败的经验会让自己开始自我怀疑,认为自己无法改变实现目标。因此,失败和错误所造成的麻烦并不在于其本生,而是他们滋生的消极观念降低了自我评价,这时可以通过用卡片提醒自己,用图像来吸引自己,想象,和他人讨论自己的改变,奖励等措施。

(3)缺乏问题解决能力。阻碍成为自律者的一大天敌就是逃避问题,而人生苦难重重,充满问题,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首先是我们对于问题的态度,相信问题能解决,并且愿意和其他人讨论,争取他人的支持,;有些问题无能为力时,要学会接受事实,接受事实也是进行控制的一种方式。

(4)不会提出解决问题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提出解决问题的问题都很糟糕原因在于我们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不足,一个良好的问题包括四方面:现状,目标,可能的操作,行动;可能得限制、障碍、困难。

(5)搞不清楚状况。要解决问题,就要搞清状况,也就是要把现状问题的现状具体化,客观话,数量话。

(6)不知道目标到底是什么。和现状一样,目标状态也要被清晰界定,客观话,具体化,数量话。如果目标离现实太远,可以切分子目标,选择一个更容易抓的住的目标进行改变。

(7)不清楚什么在阻碍自己。既然清楚现状,目标明确,只要拟定计划采取行动就好了,为什么很多人还是做不到?原因是我们在实施行动时经常遇到阻碍,而我们又太容易放弃。所以就要求我们分析阻碍我们行动的限制:可以克服的困难,自我的心理设限和无法逾越的客观设限,如时间,没钱,没动力,没人支持等。所以我们要明白自己的阻碍是什么。

(8)不能用新行动扫清障碍。一旦弄清楚了自己的障碍,就要想办法克服它们。

从努力坚持到坚持努力,实现了完整的改变过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五项修炼,彼得·圣 (新世纪最新扩充修订版) 2009中文序 领导人就是占据权位而自动出现的;必须拥抱领导的“...
    际弋阅读 9,348评论 1 38
  • 阳光下的你 很善良 还龅了牙 风风雨雨我们都走过了 除了深蹲在树上的蟾蜍 有弦外之音。
    留子尧阅读 1,297评论 1 2
  • 湿衣服的水一滴一滴打在娇弱的草芽儿上,那是一群在枯草里的得以生存的精灵。 人们把草的开始生长看做了春的象征,夏天的...
    念痴阅读 1,342评论 0 0
  • 大家好,我是个秀,一直以来啊我是个不自信安静的小女孩,并且我渴望改变,于是我就在网上搜索关于怎样提升口才这方面的内...
    我是个秀阅读 1,171评论 0 1
  • 当初要来这个教室,只因为看到了那把伞。 那把伞绝对与众不同,让我一下就想到了它的主人。 这把伞的里面是可爱的暖黄色...
    张安默生阅读 1,576评论 0 4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