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从前从前,有一个小村庄,它不靠山也不靠海,只有肥沃的红土地。
我从小就生活在这个村里,由于不靠山也不靠海,这决定了村民无法通过利用自然资源来赚钱。好在它有肥沃的红土地,大家不用外出打工就能保障生活,种点稻田,种点蔬菜,种点橡胶,种点胡椒,过过小日子。
但并不表示大家都过着平等一样的生活,它同样存在着盖楼房和住瓦房的两种迥然不同的家庭。
富裕家庭
父辈年纪差不多集中在60后或70初,早些年,为人比较大胆,也有想法,通过做生意,攒了一些资金和人脉,在城里买了房子,提前迈入小康家庭。
等孩子长大后,他们会尽量让孩子上学,学习不好?没关系,高中买;考了三本或大专?没关系,读下去。毕业后,利用家里的人脉关系,去一个稳定不错的事业单位。
到了娶媳妇/嫁人的年纪,如果是对方家庭太差,绝不能娶/嫁,讲究的是门当户对。最后的结果,遇到经济条件还不错的家庭,正正得正,孩子们延续美好的生活。
若孩子真不争气,连书都不想读了,就帮忙家里的生意。继承了父辈的思维,资源和人脉,孩子们的生活总会过得不错。
又到了娶媳妇嫁人的年纪,孩子遇到了喜欢的对象,如果对方条件太差(人或家庭),坚决反对,你要嫁了,以后就不用回娘家了。一段时间后,家里介绍了一个不错的人家,门当户对,延续美好的生活。
ps.美好的生活指的是表面生活不错,主指经济上,具体”婚姻满意度“不考究。
普通家庭
父辈靠家里的一点土地,种植些农作物,孩子上村里的小学。父母天天干活,孩子放学后玩耍,基本没有辅导学习这一说。自然,孩子的成绩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毕业后,去镇上的中学读初中,基本读完初中就开始工作了,读完中专是少数。父辈也只是希望孩子们早点出来工作,减轻家庭负担。
懵懵懂懂,在工作时喜欢上别人,18岁左右的孩子就有孩子了。家里人执拗不过,更是抱着都有孩子了能说什么的态度,就把女儿嫁给人家。嫁过去的家庭一般都是普通家庭,离村里也不会太远,最后过着与父辈一样的生活:在家劳作。
这里有一个特例,就是普通家庭里的小孩读书还不错。虽然小学是村里的教育,但是父母稍微开明一些,让孩子去城里上中学,接受更好的教育。继而上大学,毕业后,考取市里的公务员或老师,认识的对象不至于条件多好,但也都是大学同学,有着一样的学识,在城里工作。不用像父辈那么辛苦,日子过得安稳轻松。
这就是我们村里的实况,年年往复,富者越富,穷者越穷。富裕家庭更注重孩子的学历,必要时候干预孩子的婚姻以延续更好的生活。普通家庭不注重孩子的教育,对待孩子们的婚姻态度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其实,也不表示普通家庭的父母没有意识,而是现状所迫,由于家庭条件一般,没有更多金钱来支持小孩读书。小孩毕业后,也没有人脉支持找到好工作,从而认定读书无用论。对于婚姻情况,好的人家也要门当户对。长此以往,恶性循环。
“寒门再难出贵子”指的是底层阶级再难升级为精英,但对我们这样的小村,读书改变命运依然有效,能不能跃入精英阶层另说,至少能逃离底层,过上稍微轻松的生活。
之前看过一部英国纪录片《56 up》(人生七年),导演选择了14个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56岁。
在英国社会阶级固化的情况下,这部纪录片也只是验证了这点: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阶层在代际间得到了传承。
在社会阶级还没有完全固化的中国,只要再努力一点,上升空间还是很大的。
你的努力,不是为你的父辈争光,不限于让自己过上好生活,更是为你的后代争取生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