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说运营时,我们在说什么?——《运营之光》读书笔记(一)
当我们说运营时,我们在说什么?——《运营之光》读书笔记(二)
当我们说运营时,我们在说什么?——《运营之光》读书笔记(三)
当我们说运营时,我们在说什么?——《运营之光》读书笔记(四)
运营的技能与方法
今天花了比较长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的第三章,这一章是全书篇幅最长的一章,因为是实际的方法与技能,所以作者搭配了大量的案例进行讲解,我对这些案例只能一带而过了,有兴趣的小伙伴最好还是阅读原书。
掌控运营指标
实际做运营工作的人,日常面对的肯定是各项指标考核,在讲具体工作方法时,首先自然是要教会大家如何完成指标。
指标的拆解与落地
面对运营工作中“把粉丝量提升XX%”这样的指标,其实很多人会有无从下手的干焗,所以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拆解。面对一个需要完成的指标,我们可以拆分成若干个小细节和任务,看看每个任务能为指标的完成提供多少助力,以指标为导向规划接下来的工作。
在拆分完成后,就要学会如何落地工作了。具体的落地其实就是对拆分后的任务做进一步的细化。例如,需要在某个渠道完成拉新xx人的任务,那就去针对性地在这个渠道做活动、做内容,把指标拆解成小任务,再把小任务变成可执行的措施,这样就完成了对运营指标的初步掌控。
用数据来做运营
在做运营的时候,数据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运营而言,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价值:
- 数据可以客观反映出一款产品当前的状态好坏和所处阶段;
- 假如做完了一件事但效果不好,数据可以告诉你,你的问题出在哪里;
- 假如你想要实现某个目标,数据可以帮助你找到达成目标的最佳路径;
- 极度精细的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你通过层层拆分,对用户更了解,也对整个站内的生态更有掌控力;
- 数据当中可能隐藏着一些潜在的能让你把一件事情变得更好的线索和彩蛋,有待于你去发现和挖掘。
内容运营
如果宏观一点看,“内容运营”要做的事,其实就是持续关注内容从生产到消费再到流通和传播的全过程,并通过自己撰写、编辑、组织加工、外部渠道传播等一系列手段去更好地促进这个过程的发生。在整个过程中,你需要持续关注并提升各类跟内容相关的数据,如内容数量、内容浏览量、内容互动数、内容传播数等。
在运营工作中,内容运营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很多衍生的运营岗位也是围绕内容运营来展开的。但内容其实是一门非常深的学问,绝非一朝一夕能够习得的,以下的知识其实也只是入门的一些知识,想要做好内容运营,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内容的定位、调性与基本原则
如果要做内容运营,那么必然是长期和持续的工作,为此,首先要确立的就是内容的定位与调性,其重要性在于,如果能够成功树立内容的调性,并给内容打上某种风格化的标签,就会在用户心中牢牢占据一个位置,并进而大大降低以后建立用户认知的成本,这一点知乎、豆瓣、果壳等都做得很成功。
要做好这些,就要做到内容的差异化和标签化。无论行业中有多少竞争者,总归还是能找到差异化的细分领域的,哪怕是细小的差异,也会成为占据用户认知的关键。其次,调性需要的就是标签化或者说风格化。如果想要把这种看似务虚的东西落到实处,最好是从内容背后提炼出一些棱角分明的标签,再用一系列具体、切实的行为动作去支撑起这些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