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守沪 | 疫情下,普陀这个社区“熟”出了新高度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涌现出了太多的感人故事,那些积极互助、相互守护、共渡难关的“近邻”之情更是令人感动。今天就一起来看看长寿路街道大上海城市花园邻里之间的爱心洪流和强大力量吧。
成立自治小组
近日,大上海城市花园9号楼志愿者沈华提出要成立楼栋自治小组,得到楼栋内居民的一致呼应。沈华表示,现在到了疫情最关键的时期,小区物业和居委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巨大,希望楼里居民可以自治起来,尽量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
“提出自治,一方面能尽量地减少居委会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能减少其他楼栋医护人员的来往频率,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沈华说道。
大上海城市花园的居委仅有8名工作人员,却要保障社区上千名居民的基本生活,治理不可避免地出现“超载”。而随着解封时间的不断延后,越来越多的居民意识到,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行动起来才能真正改变现状。
于是,在沈华的建议下,自治小组快速成立,同时制定《9号楼防疫保护指南》,将志愿服务内容大致划分为楼栋垃圾清运、核酸检测秩序维护、团购物资派送三大块。
9号楼住着245位居民,要求足不出户之后,生活垃圾只能由工作人员上门收集。但是因为人手有限,不能及时拿走,湿垃圾就会散发异味。在没有成立自治小组之前,这一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居民和社区工作者。
5楼的柏老师、15楼的孙先生夫妇、18楼的马先生、22楼的田先生等数10名居民纷纷请战,扛起垃圾清运这项重活儿。党员林阿姨虽年过六旬,搬起垃圾却一点也不含糊,她表示自己完全能胜任这项工作。
随着封控延长,不少居民物资告急,因此团购人数剧增,分发压力“过载”。于是,自治小组派出了最强阵容,每天6人,早中晚轮流值班,为解决保供“最后100米”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近的上海大雨不断,但9号楼的核酸检测现场却依旧秩序井然,邵青、鲍婉琼和任萍三位女士顶着大雨分层、分时段喊楼做核酸,全流程都快速无错误地完成。
开启物物交换模式
因封控时间的延长,居民们物资都纷纷见底,但依靠着自治力量,9号楼居民自发地化解了买菜、看病等诸多难题。
在9号楼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xxx拿了xxx多出来的肉,回赠了卷心菜和芹菜;xxx急需林可霉素、头孢,xxx立即拿出小药箱送去;xxx为xxx家送去了短缺的牛肉……一时间,邻里间互帮互助的物物交换在楼内盛行了起来。
乐先生与送自己大米的杨先生来了一场最熟悉的陌生人戏码。“我刚反应过来,是你给我送的牛肉,戴着口罩都没有认出来。”“哈哈哈,小事,记得消毒。”
王阿姨也为邻里间的互帮互助感动不已。因切到手指,却无法外出就医,只能找志愿者在楼群中寻求其他居民的帮助。“谁家有创可贴,救急,xx号的人切到手了,暂时止不住血,现在也出不去。”“我有!我把创可贴放到X层电梯门口了,快来拿。”“好的,感谢!”
除了在楼内互助,9号楼居民还“走出”楼栋,将爱心播撒到小区。据沈华介绍,居民们自发筹集了3万元购买了400套“大白”和1000套“小蓝”捐赠给了居委会、物业和部分志愿者。
“重新认识”自己的邻居
不知不觉间,“水泥森林”之中的邻里关系,不再如往常那般熟悉却陌生,彼此相处格外融洽,愈加亲密。除了交换物资,居民们还开始像朋友一样打趣逗乐。
“我们楼的志愿者真的很给力,这次团购的量很大还很重,真的很辛苦,感恩。”
“一楼地上潮湿很容易滑倒,我在一楼放了一个拖把,大家注意安全。”
“这样的邻里关系,仿佛回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弄堂生活,太美好了。”
“这是我同事团的猪肉盲盒,30斤猪油,不厚道地笑死。”
“我用这个,配上好邻居给我的雪碧可乐。”......
志愿者小刘说道,“平常等电梯时,大家不是沉默就是低头玩手机,这次疫情之后,或许大家见面都会打招呼了,或是问一句好,或是问一句吃了吗,这里面的感觉就真的变了。”
谁家平时喜欢储备油盐酱醋、各式饮料,谁喜欢吃膨化食品,谁最爱巧克力,大家心里都有了底。“等解封了,我们好好聚一聚。把大家最喜欢的都安排上!”邻里之间,在这个特殊时刻以这种方式携手互助,真正拉近了彼此心与心的距离。
在本轮疫情的大考中,一件件深刻的事迹、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让人泪目。我们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但那些平凡的故事,却因坚守与担当,而展现出不一样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