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功力:如何持续刻意练习
一
如何写出吸引人的故事
为什么要学习写故事呢?因为人们天生爱听故事。
一篇文章是否精彩,很大程度上是由文章中故事的精彩程度决定的。
如何写出吸引人的故事?
写故事的三种经典框架
1
冲突、行动、结局
美国作家杰里·克里弗说过,形式最纯粹的故事仅仅包括三个要素:冲突、行动、结局。
比如,一个人遇到了麻烦,这是冲突;他必须去解决麻烦,这是行动;最后他成功了或者失败了,这是结局。
2
起、承、转、合
我国传统文学认为,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起”“承”“转”“合”四个步骤。
起是原因,用来引出故事;承是延伸,卷入更多人物,把故事铺开;转是让剧情起伏,不断制造麻烦;合是结局,失败或成功,都要有一个结果。
例如,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压五指山,唐三藏为普世济人去西天取经,这是起,用来引出故事;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被唐三藏收为徒弟的过程,这是承,用来把故事铺开;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这是转,用不断制造麻烦的方法来制造看点;最后师徒四人成功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受封成佛,这是合,也就是结局。
3
目标、阻碍、行动、结果、意外、转折、结局
小说家许荣哲也提出过一个经典的故事框架,包括目标、阻碍、行动、结果、意外、转折、结局。
许荣哲认为,任何人只要回答7个问题,就能在3分钟内构思一个故事,7个问题分别是这些。
(1)主人公的目标是什么?
(2)实现目标的阻碍是什么?
(3)为了实现目标,他会如何努力?
(4)结果如何?
(5)发生了什么意外?
(6)意外发生后,情节如何转折?
(7)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把这7个问题的答案串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故事,你也可以用这7个问题去逆向拆解故事,倒着学习。
二
写故事的四个要点
1
要有一个主题
一个故事一定要有一个主题,否则就只能算是一堆材料的堆积,读者不知道你要表达的是什么,就很难留下印象。
怎么检验一个故事的主题是否明确?故事能被非常好地提炼成一句话或一个词,就说明主题是明确且有力的。
一篇文章也好,一个故事也罢,最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否则你没有一个点来引导读者,让他产生认同或反对的观点,这篇文章读者读完的感觉就可能会是“还不错,但我不知道你想说什么”。
2
要不断制造麻烦
不断制造麻烦是为了增加看点,让故事变得吸引人。平淡无味的故事,自然也无法在读者心里掀起波澜。
故事的推进就是一个解决麻烦的过程,故事最有看点的部分就是主人公面对麻烦、解决麻烦的部分。
3
人物要有个性
有时候你看完一个故事,感觉在故事主人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就会产生共鸣。人物作为故事中的重要元素,可以说承载了一个故事的灵魂。
人们对一个故事的话题也常常是围绕故事中人物的表现展开的。
所以,写故事不能只写事不写人,写人不能让人物没有个性。
在写故事之前,你要问清楚自己: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有哪些特点?他的性格是什么样的?我希望读者看完后对他有什么评价?
带着这些问题,你在写故事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情节去塑造人物的这些个性。
4
故事要有细节
细节往往是最能触动人心的,你只做大而空的描述,读者读起来会感到枯燥无味。
三
跟电影学讲故事的五大“套路”
1
好莱坞式“套路”——个人英雄主义的胜利
故事“套路”:讲述主人公孤军奋战解决棘手的问题,或者是主人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问题并及时改正,最后以大团圆结尾。
2
宝莱坞式“套路”——个体在社会夹缝中的突破
故事“套路”:讲述个人对抗家庭,新观念对抗旧传统,历经困难,终于等到好结果。
3
经典韩剧“套路”——与家庭、社会的纠葛
故事“套路”:个人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人生,但又不得不考虑各种家庭和社会因素,经过一系列的纠葛和反转,最终通常有一个浪漫唯美的结局。
4
经典日剧“套路”——反思人性是永恒不变的话题
故事“套路”:每个人都受到人性的驱动,符合规则又不断突破规则,妥协和抗争交替出现,最终善念战胜邪念。
5
经典法剧“套路”——相信感受重于一切
故事“套路”:感受是指导行动的重要标准。个人感受常常改变事件的发展走向,引发各种感情,让事情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