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154:学会写作

基本功力:如何持续刻意练习

如何写出吸引人的故事

为什么要学习写故事呢?因为人们天生爱听故事。

一篇文章是否精彩,很大程度上是由文章中故事的精彩程度决定的。

如何写出吸引人的故事?

写故事的三种经典框架

1 

冲突、行动、结局

美国作家杰里·克里弗说过,形式最纯粹的故事仅仅包括三个要素:冲突、行动、结局。

比如,一个人遇到了麻烦,这是冲突;他必须去解决麻烦,这是行动;最后他成功了或者失败了,这是结局。

2 

起、承、转、合

我国传统文学认为,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起”“承”“转”“合”四个步骤。

起是原因,用来引出故事;承是延伸,卷入更多人物,把故事铺开;转是让剧情起伏,不断制造麻烦;合是结局,失败或成功,都要有一个结果。

例如,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压五指山,唐三藏为普世济人去西天取经,这是起,用来引出故事;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被唐三藏收为徒弟的过程,这是承,用来把故事铺开;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这是转,用不断制造麻烦的方法来制造看点;最后师徒四人成功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受封成佛,这是合,也就是结局。

3 

目标、阻碍、行动、结果、意外、转折、结局

小说家许荣哲也提出过一个经典的故事框架,包括目标、阻碍、行动、结果、意外、转折、结局。

许荣哲认为,任何人只要回答7个问题,就能在3分钟内构思一个故事,7个问题分别是这些。

(1)主人公的目标是什么?

(2)实现目标的阻碍是什么?

(3)为了实现目标,他会如何努力?

(4)结果如何?

(5)发生了什么意外?

(6)意外发生后,情节如何转折?

(7)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把这7个问题的答案串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故事,你也可以用这7个问题去逆向拆解故事,倒着学习。

写故事的四个要点

1 

要有一个主题

一个故事一定要有一个主题,否则就只能算是一堆材料的堆积,读者不知道你要表达的是什么,就很难留下印象。

怎么检验一个故事的主题是否明确?故事能被非常好地提炼成一句话或一个词,就说明主题是明确且有力的。

一篇文章也好,一个故事也罢,最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否则你没有一个点来引导读者,让他产生认同或反对的观点,这篇文章读者读完的感觉就可能会是“还不错,但我不知道你想说什么”。

2 

要不断制造麻烦

不断制造麻烦是为了增加看点,让故事变得吸引人。平淡无味的故事,自然也无法在读者心里掀起波澜。

故事的推进就是一个解决麻烦的过程,故事最有看点的部分就是主人公面对麻烦、解决麻烦的部分。

3 

人物要有个性

有时候你看完一个故事,感觉在故事主人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就会产生共鸣。人物作为故事中的重要元素,可以说承载了一个故事的灵魂。

人们对一个故事的话题也常常是围绕故事中人物的表现展开的。

所以,写故事不能只写事不写人,写人不能让人物没有个性。

在写故事之前,你要问清楚自己: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有哪些特点?他的性格是什么样的?我希望读者看完后对他有什么评价?

带着这些问题,你在写故事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情节去塑造人物的这些个性。

4 

故事要有细节

细节往往是最能触动人心的,你只做大而空的描述,读者读起来会感到枯燥无味。

跟电影学讲故事的五大“套路”

1 

好莱坞式“套路”——个人英雄主义的胜利

故事“套路”:讲述主人公孤军奋战解决棘手的问题,或者是主人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问题并及时改正,最后以大团圆结尾。

2 

宝莱坞式“套路”——个体在社会夹缝中的突破

故事“套路”:讲述个人对抗家庭,新观念对抗旧传统,历经困难,终于等到好结果。

3 

经典韩剧“套路”——与家庭、社会的纠葛

故事“套路”:个人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人生,但又不得不考虑各种家庭和社会因素,经过一系列的纠葛和反转,最终通常有一个浪漫唯美的结局。

4 

经典日剧“套路”——反思人性是永恒不变的话题

故事“套路”:每个人都受到人性的驱动,符合规则又不断突破规则,妥协和抗争交替出现,最终善念战胜邪念。

5 

经典法剧“套路”——相信感受重于一切

故事“套路”:感受是指导行动的重要标准。个人感受常常改变事件的发展走向,引发各种感情,让事情更加复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