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随缘适,潇洒出凡尘——东康中学初二年级“我读苏轼”项目学习(七)

图片发自简书App
      林语堂说苏轼是一个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其人、其品、其作、其思,置于百代之后的今天仍是熠熠生辉,让人不得不仰而视之且满怀崇敬之情。苏轼一生饱怀经世济民之志,却政治坎坷、仕途连蹇,我们也从中看到了一个豪放、潇洒、慈柔、磊落、旷达的苏轼。而他的词风也在其人品的渲染之下“自是一家”:突破了早期词必香软的樊篱,奔放灵动、不拘一格、才思横溢、气势壮阔。
      随着对苏轼的了解越来越多,我们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利用假期时间,初二年级个别班级进行了以苏轼为主题的小课题研究。

【337班  景馨月】

                          轼道伴辅亲

                                      ——苏轼亲情杂谈

      苏轼这一生,真可谓坎坷不平,大起大落。可我们豪放的苏轼,宁不忍心拘泥于此,硬要是闯出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这其中,最缺乏不了的,还是他身边的郁厚亲情。

      苏轼出生于1037年的四川眉山,他的父亲苏洵喜得次子。后二年,程夫人再生幼子,名苏辙。那时小小的苏轼也未想到,此去经年,他的人生竟会这般,不过对于他,似乎以后的命运还太早。苏洵《名二子说》载道,次子名轼,意为车轿前似无用之扶手横木,他希这次子可老实本分扶危济困;幼子名辙,意寓路道车轿遗留轮印,寄望幼子含蓄稳健。父辈厚望也由此有鉴。

      希冀怎好,难敌命运爪手。谁都未料,后景皆出乎。

      苏洵予了子瞻文学人伦之道,母亲程夫人也是自幼费心孜导。他与其弟一同论道茁成,渐亲,加之血缘,也是为二人之后互挂念相交心奠了厚基,日后更是挂着血亲名的交心知朋。

      也许苏轼自小就不为那性,所为与其名无应。名意老实,可他的作风,却相径甚多。嘉祐二年,他年二十一,命运攸折动触,应试一举中进士,名声大动,与值年十九之弟一齐登上宋时科举之峰。亲情处处随伴,也是他之一优罢。苏氏轼辙二人,亦成亲友之骄。

      苏轼与其弟性格,正巧打一颠倒。之后,苏轼的张放不拘愈加显露。弟苏辙却生性沉稳,未多张扬。也许这一对兄弟是上天的巧合,诞于一檐同氏之下,性子也合。

      或是欧阳修赏识令他骄,亦或帝王封百年未见之衔令他傲,苏轼的这副性子,让他日后也尝甘苦不少。就拿他位在签书凤翔府判官的日子,也是让当时的他抱苦过一段日子的。上司陈公弼对他这么喜豪的人来说,真的是太过死板了,苏辙也为此挂心。可他终是明白,这么严厉也是要他明白,官场不易,并非他想象中的“有才就能活”的那样简易轻松。

      后来,他又被调回中央,他未忍。递谏请回地方,帝子应允,他也如愿得还。他赴望杭州,后赴密州、徐州等地,为官为民做事也让他踏实许多。这期间,他与弟子由书信也未曾断过。万语不及一首《水调歌头》挚词,将他与弟弟分别七年来的思念,趁酣酒兴,借中秋皓月、垂照银辉,将此情挥出的尽致淋漓,思情难抑难结,孰重牵挂亦明了。

      苏轼不知,经年后的一案惊天大谋,正慢预结,并悄然向他扑来。这是,亲情之重,却一同浮出,助给大用。

      正当苏轼在湖州(今浙江吴兴)任知州之时,大谋降临。

      苏轼被有心人所用,刁取其诗词内容加以乱断。如此,苏轼就被冤扣四大莫须有的罪名。尽管保守、革新、中立三党都有人物力挺苏轼,可大势已去,苏轼依旧被贬黄州,险些成为这一场政治争斗的牺牲品。

      黄州团练副使,苏轼看来,也是清闲。居于此地,他自得了“东坡”这个名号,流传千年。黄州生活,他不惧各类问题,对于子瞻来说,活的潇洒,比什么都重要。况且有亲伴与他共度,有何可忧?其妻王闰之也替其操持家务,其弟子由也是关心。浓情相伴,陪他度过漫长难时。他未曾想到,之后发生的事情,更是他所未料。

      苏轼人生的起势,就于此时来临。朝野更替,17个月,他在汝州由一个犯官,摇身平步青云,至了三品大员。

      后来他人生的起起落落,也是由他妻他亲处处相伴。子由虽与他不在一地,但天涯海角,这兄弟间的关问亦未断过。

      这个登上宋代文学巅峰的人,既幸运,又未曾幸运。与他相伴相随的,仅是如牵丝般随绕的亲浓。

      仕道,轼道,仅与血亲浓情牵。

【337班  李倩柔】

                  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寒夜,庭院下,一位少年白衣胜雪,衣袂飘飘,以孤独落寞的背影示众,他时而举头望月,朗爽大笑,时而又凭杯酒对月独酌,摇头轻叹,口中呵出一团白雾。一抹清瘦身影,似真似幻,朦胧隐于皓月之中。庭下,清冷的月光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罢。

      多少个夜晚,他出现在我的梦中,周身不弃卓然的诗人气质,又带有超群的旷达气场,伴着一样的夜色,带给我同样的震撼,望着这样的背影,不由让人想起他,苏轼,那官海沉浮,在平淡中又带着传奇色彩的五味人生。

      少时,二十出头的少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在父亲苏洵的陪伴下首次赴京应试,苏轼凭自己举世无双的才华,在科举考试中一举成名,夺得第二,实则为第一,体验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感受,那段日子恐怕是苏轼最充满冲劲,及对未来怀揣希望的时光。然而,当他入朝为官,正是北宋繁荣的背后隐藏政治危机之时,因他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后来,因这些官场纠纷,他几经调任,几度被贬,这使他的心中不免有些难过及挫败感,但当他在闲暇时游玩作乐以放松身心,结识了很多知己好友时,被贬谪的愁苦烟消云散。这就说明,政治上的挫败不仅不会将苏轼打倒,反而会给他一个体验美好人生的机会,这使他饱经历练,更加耀眼。

      另外,苏轼,从来都不是一个会自寻烦恼的人,相反的,他懂得在苦中作乐,尽管被贬官,他仍不会将心绪长远的停留在悲凉中,他比谁都清楚,悲伤是一天,快乐是一天,还不如就将眼光放在现在,今朝有酒今朝醉,就算明天被杀头,今天也要尽所能地快乐,他的思想境界并不比朱熹那样的理学家高远,他比较地有人情味,他的旷达是一种生活化了的心境,他在人间,在自己的生活之中。通常,我们并不会把苏轼当成一个膜拜的偶像,而是总把他看作我们的朋友,亲近到好像昨天你才读了他的诗,今天晚上,他就会摇摇晃晃的来你家,道:“朋友,一醉方休可否?”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雨停了,山头夕阳斜照,回去的路上,既无风雨也不是晴天。走过的这么多的路,回首过往,曾经的人,曾经的事,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对于苏轼来说,过去的风风雨雨,人情恩怨,看淡了,也就放下了,毕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无论如何,走到今天的苏轼都已经不再介怀,对待大自然的变化,对待这如梦人生,正如他对人生的心态一样,“既无风雨也无晴”了罢。

      漫步浮华人世,面对尘世喧嚣,不如保留那一份纯真与淡然,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永垂不朽。

【337班  吕佳蕊】

                凤池动荡 清影守韶光

                  ——面对挫折,苏轼的人生态度

      竹杖芒鞋于一身,吟笑徐行且一路,苏轼渴望的是戴一顶青箬笠,披一袭绿蓑衣,让心灵沐浴着自由的春光,漫步于湖海烟雨、山峦嵯峨,泰然度此平生。

                                                    ——题记

      弱冠之年的苏轼,好似汴梁城最明朗的陌上春花。嘉佑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入京。彼时的苏轼苏轼意气风发,满腹经纶,科举考试对他来说似乎不在话下。果不其然,一篇横空出世的《刑赏忠厚之至论》引得欧阳修拍案叫绝。可欧阳修误以为是自己弟子曾巩所作,几番心理挣扎,给这篇本应是第一名的文章批了个第二。即使苏大才子很委屈,他依然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参加了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后来是名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加上佞臣诬告,他心灰意冷,遂上书恳请皇上到地方任官。

        那这个时期苏轼的诗风是怎样的呢?我找了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比如,他出任杭州通判时,曾写过《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望洞庭湖醉书》。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就拿《饮湖上初晴后雨》来说,当时苏轼身处杭州,伫立岸边,西湖美景自然美不胜收。“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两句高度概括了西湖的传神,既有西湖的山水风光,又有晴和之景,雨天之韵。有高度的概括艺术性,又很形象,传神,是对于整个大空间的想象。也反映出苏轼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熙宁七年,苏轼自愿调任密州 ,因那儿离苏辙任职的济南很近.也在密州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名作如《超然台记》、《水调歌头 · 中秋怀子由》、《江城子 ·密州出猎》。再后来就到了人尽皆知的“乌台诗案”,乌台诗案可以说是苏轼作品的分水岭,乌台诗案前,苏轼的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而乌台诗案之后,虽然苏轼有一段时间官升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了,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和人生体悟。在这期间,苏轼比较著名的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的词。我们可以多注意一下最后一句:其中“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为倒装句,这句话应该是“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再看之前,苏轼用大量地笔墨去描写周瑜,从周瑜年轻时便有很大作为,联想到自己仕途坎坷不顺,不禁感慨“多情应笑我”,其实苏轼还是很悲痛的,因为在这之前他还没遭遇过贬谪。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不是一介悲戚的寒儒,而是参破世间宠辱,真正随遇而安的智者。所以他在察觉到自己的悲哀后,不是像南唐李后主那样的沉溺苦海,自伤心神,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个江山历史之中进行观照。在苏轼看来,当年那样潇洒从容、声名盖世的周瑜现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尽了吗?这样一比,苏轼便从悲哀中超脱了。这也是我们喜欢苏轼的地方,苏轼不会长时间地沉浸在悲伤之中,因为他已经参悟到,消极悲凉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飞扬才是属于他的壮歌。从苏轼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像李后主一样的耽于悲哀,而是脱却苦闷,让心灵获得自由与释放。“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就如大梦一场,何不将樽酒洒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从有限的玩味中得到乐趣。

        苏轼已经可以把自己置身于历史的洪流中,可以与历史进行对话的他已经不在乎活在当下。

      后来,苏轼又因为政见不和被贬到了更偏远的惠州。说到被贬惠州,我们首先能想起的是他的《惠州一绝》。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几颗荔枝就把他收买了,他连籍贯都想改了),不难看出,被贬一次后,苏轼的心态有些好转了。芦桔和杨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待在惠州何尝不为一件乐事?

被贬儋州时,他还作过《纵笔三首》。

《纵笔三首》

寂寂东坡一病翁,

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

一笑那知是酒红。

      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苏轼还一笑说是因为喝酒才脸红的。

      建中靖国元年六月,苏轼卧病于常州,并上奏致仕。七月二十八日,苏轼逝世,一代文豪就此陨落。

      不论得意也好,失意也罢,苏轼永远是豁达放旷的。他拥有过凤池官场上无人可比拟的风光,也遭受过牢狱之苦的绝望;他可以身为官府老爷,锦帽貂裘,挽雕弓如满月,也可以身着竹杖芒鞋,竹林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他伫立西子湖畔,发出“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赞叹,他于赤壁远眺,挥毫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的传世华章。

      沉浮于宦场,苏轼却始终坚守着内心的信仰,可能千年之前,苏轼对这个破落的尘世暗自神伤,即使对大宋无望,即使被一次次地贬谪,他依然怀抱着如红莲业火般的赤子之心。

      风拂过,揉碎了大梦千年。江山易主,沧海桑田,君仍不变。

      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337班  姚远】

                年少子瞻,年长东坡

        若你生于千年之前,可有人一世挫折缠身?倘若真有此人,必是苏轼。挫折逆境成就了苏轼,造就了更加优秀的东坡。

      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所以他很得意。因为他的得意,有很多人恨他。羡慕他的才气。他的才气,使他被挫折缠身,到年迈才得以短暂的安宁。

      他的半生因为被贬和“自请下放”,辗转各地。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汝州、常州、颍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可以说,他游遍了大半个大宋江山。

      你可知,逆境将这位才子造就成了近乎全能的模样?在他落难的时候,才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样充满豪气的词句。被贬后没有收入,他开始种地,又爱上了酿酒,他是诗人,是农夫,是医生,是美食家,是书法家、画家,是造福百姓的好官……

      当苏轼变成苏东坡后,他开始改变,开始觉得丑都可以是美。他跑到黄州的夜市喝酒被一个壮汉打倒在地,可在他回去后写信给好友马梦得却说:“自喜渐不为人知……”从这时起,我开始明白,他的心里已经少了一份高傲,多了一份包容。

      因为自己所写的诗词,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苏轼被贬到了黄州。从这时起,子瞻就渐渐成为了东坡。

      黄州的生活本质上是一种拘禁,但东坡却不这样想,他享受这种生活,因为他有一群朋友,这些朋友们和他一样自由。在这样的地方,苏轼有万缕闲情,有月光美酒。有一份豁达的心境,帮助他学会享受这一切。因此他总能欣赏生命中的每一刻,当悲哀和不幸降临,他总是微笑接受。

      这种类似放逐的生活给予苏轼的心境蜕变,磨去了苏子瞻的锋芒,留下的是苏东坡豁达的幽默感。这才有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赤壁赋》、《念奴娇》、《记承天寺夜游》这些作品。

      苏轼在逆境中造就了一种味道——“淡”,这种味道是他在尝遍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品出的,只有经历了世事的困苦,才能知道它的可贵之处。

      在他最得意的时候,未感到过清风徐徐,但他的事告诉了我们,正是有了他不得意的日子,才能感到清风满堂。苏轼的人生充斥着挫折,被下放一次就更好一点,诗文就更成熟一点。

      苏轼有他的豪迈与英气,“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就是最真实的写照;他也有与亲人的真情,《水调歌头》就是他对弟弟的思念。

      或许没有这些伴随他一生的逆境、挫折,就不会有今天,为我们所熟知的苏东坡,没有这些流芳千古的诗词,也不会有今天我们缅怀苏轼,内心的感叹。

      何谓东坡?这是苏轼从子瞻一步一步通过逆境走向豁达乐观的转折点,是苏轼的心境走向成熟的标志。

      东坡,你有一句诗,我一直觉得这就是你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回首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一直想问你:东坡,以你的心境回看这一生,也就淡然了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271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75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51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53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5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4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0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6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78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1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3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72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1评论 2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