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十个为什么—为什么会怕生?

图片发自简书App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定义,到底什么是怕生?你所理解的怕生是什么?比如:

  不跟其他小朋友玩

  怕生

  不敢跟陌生人讲话

  不愿意接触别人

陌生焦虑

其实一个宝宝0-6个月的时候,是没有陌生焦虑的,这个阶段的孩子什么人抱都可以,在5.5月—8个月之间,宝宝会拒绝陌生人,比如转身避开,别人抱会哭等。

关于陌生焦虑,大概到一岁半至2周左右才能判别和认清自己的带教人, 这个时候相对来说,才能区分一个宝宝是否怕生。

举例说明:如果一个宝宝刚刚进入早教中心,宝宝看见很多玩具的时候会怎样?看有很多陌生的小朋友会怎么样?

宝宝大致会有两种反应:

不玩&拉着妈妈去玩

这两种情况不能说是怕生,只是宝宝刚刚进入一个陌生环境,需要适应而已。

什么样情况才能确定孩子是怕生的呢?假如一个小朋友自己玩的特别好,但是别人的小朋友过来后,他走开,可以有一点点怕生和不合群。

儿童社会发展分为几个阶段

  单独游戏

  平行游戏

  联合游戏

  合作游戏

单独游戏阶段(0-2岁)

分为主动单独游戏与被动单独游戏, 这个阶段大部分都是被动的游戏,稍微大一些,才有一些主动玩玩具的举动。

平行游戏阶段(2岁左右)

这个阶段你会发现,孩子在自顾自话的玩着自己的玩具,如果在早教中心的话,小朋友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集,只是自己玩自己的玩具。

联合游戏阶段(2-4岁)

联合游戏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有简单的交流了,开始有各种互动,也会有各种争执等。

合作游戏阶段(5岁以上)

合作游戏阶段的孩子,只要聚在一起,就会开始说:“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你来扮演XX,我来扮演XX”,然后迅速的开始计入游戏的状态。

特别说明的是以上阶段,是递进式的发展,如果一个阶段没有完成,下一个阶段也无法发展。也就是说,在早教没有进行过平行游戏,到了幼儿园的问题会更大。因为别的小朋友都可以很好的与人相处,而平行游戏阶段的孩子只顾和自己玩,这样不利于孩子的社交发展。

在早教中心的怕生和不合群,大部分都是在社会发展的平行游戏阶段,到了幼儿园的不合群才是真正的不合群。

图片发自简书App



怕生的孩子,看作息时间

宝宝从一岁以后,作息时间:三餐两睡一户外,如果宝宝的性格内向、怕生、不合群,其实看看作息时间就明白,有没有多带宝宝出去与人交流,特别是1岁和2岁之间的区别,1岁之前都是被动的户外活动,孩子是没有自主选择权的,而到了2岁,我们已经控制不了宝宝,宝宝有着自己的社交需求。

如果宝宝6个月上早教不会有怕生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宝宝对陌生人产生焦虑是有原因的:

  宝宝天生气质

  带教环境:怕生的孩子,看作息时间

  陌生环境带来不安

宝宝到了陌生环境(早教中心)哭了怎么办?

如果宝宝到了陌生环境,看见陌生的人,怕生或者哭的话,建议给宝宝带一两件最喜欢的玩具,因为这种熟悉的物品,能让宝宝找到安全感。

如果说宝宝的行为有低头、眼神躲闪、转身趴在家长身上,要求父母抱等行为,不要强迫宝宝,周围的人需要稍微退后,保持一个安全距离,让宝宝摆脱焦虑,获取安全感。

所有的做法都是循序渐进,一开始可以先不要过多关注宝宝,而是先和妈妈建立良好的关系,当宝宝看到妈妈熟悉这个环境了以后,相对来说也会有安心。我们要能体验到宝宝感受,让宝宝的情绪稳定。

如何减轻幼儿陌生人焦虑

  充分的安全感:需要家庭共同参与;

  提供社交环境:最好的环境就是早教中心;

  创造交往机会:一定有适龄的同伴;

  有效的示范:小朋友的示范最有效果

  及时的鼓励:宝宝每个社交活动都需要鼓励

孩子怕生是一个综合的问题,需要家长、宝宝、甚至早教机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将孩子怕生的行为慢慢的改进,我们的希望每一个宝宝都能茁壮快乐的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