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1.金领by卫哲
评价:★★★
现在再说卫哲,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
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在卫哲风头正盛时,我是没有听过多少他的事迹的。
简单介绍下卫哲吧,70年出生,93年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就是万国证券总裁助理;亲身经历了当年著名的327国债事件。
327国债事件又被人戏称为血色八分钟,发生在1995年2月23日,据说是中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这件事对中国证券行业造成的伤害到今天为止依旧没有消弭。与此同时,也给当时蒸蒸日上、形势一片大好的万国证券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所以,现在你只能听到申银万国,而不是万国。
其实以我这么low的见识,是不会知道这件事的。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当年教我们金融学的女神告诫我们,嫌命长就去玩期货,如果想玩大一点,还可以加个杠杆;只要短短8分钟时间,就可以瞬间暴富;当然,也可以分分钟输得倾家荡产。
对于公司来说,为了挽回自己的损失,选择了内幕交易和违规操作;但那些不明真相的群众看到爆仓后信以为真。短短的8分钟里,死了不少人。
当然了,都是自杀。
想想还是很惨烈的。
不过这些和卫哲没多大关系。看过他的履历后,你会由衷地觉得,小说里的年轻有为,身居要职的男主是存在的。
永道(现普华永道)企业融资部经理、东方证券投行总部总经理、百安居财务总监兼执行副总裁(后来升职成为首席执行官),以及阿里巴巴总裁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
这本书写在他入职阿里巴巴前夕。
主要讲述了他的职业路径,以及他的目标——成为职业经理人,及相应的看法。
但是就像你们知道的,后来出了一个特别著名的事,卫哲因为阿里内外勾结假货泛滥事件引咎辞职,被媒体报道为“马云杀卫哲”。整件事情的氛围有点像“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在阿里工作的经历改变了卫哲当初“职业经理人”的构想。所以,这本书可以只看看,部分借鉴,但是不必太当真。
有句话说的好,看一个人如何,只看他在低谷时的表现;同样,看一个人的总结,更应该看他在大错之后的反省。
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往往是不会有心思三省吾身、思考是非的。
PS:这本书已经绝版了。可以找到PDF。
===================================
2.还我本来面目bysainz&吴至青
评价:★★★★★
李欣频老师的建议是2016年,每个月阅读的书里至少1/4要和内省有关。这本书是能够完完全全划入这个范围的。
有段时间,我经常拜托朋友蛋散帮我下载kindle电子书,蛋散非常无语地问,你看的都是什么奇怪的书。
因为我报给他的书单大多都是大陆没有引进,或者说不允许出版的。所以,我经常开开玩笑地告诉他因为我反社会。
综上,这本书居然能在大陆出版,我非常的震惊。
简要来说,涉及了气轮、灵魂及前世今生、命理等论调;一般这样的书是不允许被出版的。
就内容来看,这本书主要结合了气轮能量学和五型人格学,从自我创伤与面具入手,带我们觉察自己。
接触过身心灵或者说能量学的小伙伴,应该会比较能接受这本书;不然多多少少都会有点抗拒。
一般我的经验是,如果你对一些事情有抗拒的情绪,那么看什么都是错的。
因此,推荐语是,如果你好奇的话,就带着好奇心看看;怀疑或者批判的话,不如试试抓抓逻辑上的bug。
但是还是想说,先别着急反对或判断对错;先入为主的观念会使你错失很多机遇。
反正这本书解决了我很多长久以来的困惑。
===================================
3.领导梯队:全面打造领导力驱动型公司byRam Caran&Stephen Drotter&James Noel
评价:★★★
差评都是给翻译的。
这本书可以跟卫哲的书结合在一起看,我甚至私下怀疑卫哲是受“领导梯队”影响,才按照“职业经理人”的方式去界定自己、规划自己的职业路径的。
领导梯队,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反映出的信息是:
1.一个公司最大的驱动力是领导力,也就是人;
2.领导是分层级的,每个层级都有不同的要求。
这本书可以用来比照自身或者自己的公司,观察自己或自己的公司正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同事或上级正在扮演哪种角色。如果公司运行出现了问题,那么问题是出在什么层面上;能不能用模型去分析解决。
当然,对于个人来说,最主要的用处还是定位:看看你处于哪个层级,进入下个层级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跨越哪些障碍,你的瓶颈在哪里等等。
只要是模型,就涉及修正问题。领导梯队模型也是。
一则,面临环境的修正——并不是所有的公司和职位都符合模型的界定的,有时候模型提出的界定反而不利于公司的运作;
二则,需要考虑个人兴趣的修正——兴趣、偏好、能力不同,除了要有取舍,还要衡量怎样去利用自己的资源去最大化地创造价值。
要看的话建议看英文版。
虽然我英语也是烂得不行,但是我还是要说,这个翻译真是辣鸡……
======================================
4.女神门by深雪
评价:★
深雪比较有名的作品,大概是被改编成电视剧的第8号当铺。
这是一本小说,背景是大埃及。
女主是个病弱苦逼负能量集合体,出生的时候不受宠的小妾母亲难产狗带,父亲虽然是地主但是不管事。跟所有苦逼的女主一样,有个蛇蝎后妈。因此,虽然是有钱人家家的女儿,却爹不疼,娘不爱,过得跟仆人一样。更苦逼的是在6岁的时候因为一个乌龙的意外瞎了一只眼,后来又被迫活森森地剜去了坏死的眼球作为献祭的祭品。
就是这样一个要颜没颜、要钱没钱的少女,爱上了救她的帅逼小将军。
也像所有的故事一样,青梅竹马的小将军去了一趟克里特岛以后就爱上了异国艳情公主(艳情指的是睡过很多人的那种),把她带回埃及订婚,并发给女主一张好人卡。
女主当然就自杀了,没死成,却被有夙世因缘的祭司救了。
在祭司的帮助下,女主活出了自我,睡到了男神,挤走了正室,赢得了所有人的爱慕,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小三……
好吧其实没有这么狗血。
我能明白作者想说明的是什么:只有自己爱自己,尊重自己的意愿与才能,不卑不亢,不委屈求全,相信自己永远值得最好的,幸运之神才会光顾。
反正我就不剧透了。据说剧透会被人弄死。
其中我最喜欢“门”的设定。
一扇门代表着一个命运的拐点。在生命的每一个时刻,你的面前其实都有无数道门,有的时候你有清晰的意识,但是有时候并没有。不会改变的是,你注定只能推开一扇,走进去。
你会打开哪扇门?
钥匙在你手中。
另外,我挺喜欢那个睡了很多人的克里特岛公主的。
有野心、有力量,充满着野性美,时刻等待征服与被征服;同时又懂得臣服,关键时刻又该死地果敢决绝。这样的人,就算是显得自私和自大也不会让人太讨厌。
相反,女主的设定就弱了;很多时候会让人觉得这家伙如果不是开了金手指,一直有人在帮她,大概会一路惨下去,直到悲惨地消失吧。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和擅长的地方;但是自己不仅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还一味地自我羞辱诋毁,也没什么立场去埋怨别人没有慧眼识珠吧。
========================================
5.活出你的女人味by马冉冉
评价:★★★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女生都有变女神的梦想。
我想肯定是有的,只是每个人心中的女神都不尽相同。
倒霉大龄女青年王胜男家里来了一个十足的女神秋琳夫人。在秋琳夫人的帮助下,她慢慢看清了自己、接受自己、爱护自己,最后摆脱家族及过去生活的阴影,收获小鲜肉,走在成为女神的路上。
这本书写的会比女神门好,一则是文笔与叙事节奏,另一个,则是更适合想成为女神的妹子们看,因为很像指导守则~
男生应该也可以看,只是需要经过适当的改造和自我教育。
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女神的定义,好像女神都变成了烂大街的词。
在我看来,不会爱护自己的,都是不能被称之为女神的。
爱自己,爱他人是成人的必经之路;不成人,何以成神?
==================================
6.谁说咸鱼没有梦想by水湄物语
评价:★☆
简直比水湄上一本书还让人失望。
《三十岁前的每一天》我没有支持正版,直接看的txt。
因为太早以前看完的,所以已经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总体感觉就是前面半本书还是一本正经的,后半部分就开始各种乱七八糟了。要逻辑没逻辑,要文笔没文笔。
好像我一个什么都没写出来的人这样说人家不是太好,但事实求是,《三十岁前的每一天》给我留下的就是这样的印象。
水湄本身名气很大,拥趸者众多,看起来也是很有文化涵养的样子,所以我对当时的评论有所保留。
这次新写的书宣发做得应该不错,动静很大;加上书的排版设计也很喜欢,所以还是买了纸质的。
看完简直想哭啊……
感觉就是把之前零散写的网文收集起来,再加上一些长投学员个人感想,凑一凑,一本书就出来了。
之前以为,水湄只是文笔不太好,但是看完这本书,深刻地认识到,她很可能只是没用心。
说一个作者写作的时候没用心,在我看来,是一个很严肃的批评了。
这本书的逻辑是怎样的呢?
大胆猜测一下,可能是把往期写过的文章收一收,整一整;看看哪些意思差不多,能合在一个小节里的,就把他们收成一撮。也不需要太严格,意思差不多、能靠上就行。
然后取个好听、讨巧的名字,成为一个独立的章节。
一本书就像一串项链,一般你看到一串项链的时候,会直接喊它“珍珠项链”、“琉璃项链”;就算一串项链里使用的原材料不止一种,也是经过设计者精心设计造型的,也必定会有一种主材料。
而水湄这本书,虽然这样说很不客气,但恕再下直言,就是一条用廉价塑料绳串着亚克力、树脂、人造玻璃等劣质材料的项链。
如果非要说逻辑的话,大概从一而终的就是长投网和价值投资吧。
不过我要说一点,虽然我的理财观和水湄不太一样,但是之前说的作者不用心的话,和价值观无关。
这本书当网文看看合适,但是无以成书。
=======================================
7.有钱没钱看习惯by郑恩吉
评价:★☆
正经或不正经地学理财,算下来已经两年多了。什么都玩过一点,但是什么都不精,这个和人性有关,也和个人性格有关。
认识到自己只是平凡的大多数以后,我安心多了。
这本书非常地个性化——是以美女主播,也就是作者本身的成长轨迹为轴心来写的。差不多贯穿了作者小时候、大学时代、工作及恋爱、结婚等几个人生重要阶段。
但是在理财方面,作者态度非常鲜明:
1.无目标不理财;2.钱是省出来的。
能想办法解决的事,坚决不花钱;作者为了省钱做的事情有些简直让我都感到震惊。我觉得她之所以能成功,不是因为她多能省,完全是因为她本身就聪明有韧性啊!
为了省学费,把家里的英语书全都找出来读了个遍;为了提高英语,出国去当地商店打工;为了省下衣服钱,自己学着做衣服;甚至结婚的时候连婚宴、婚戒的钱都省下来了,婚后为了节约菜钱甚至自己种菜。
最近经常混的污群好多CP要结婚,每次看到他们讨论房子、装修、婚纱照之类的,费用都高到让我觉得方。
后来看到作者婚前婚后的节约大法,感觉像被雷劈过。
但是看书的同时,我也一直在感慨,如果我是男生,这样的女生错过了大概就是我的损失。
怎么说呢?
概括来说,就是不花钱穿衣打扮,却照样可以一直美;不买家居日用品,却可以过得丰富有情调。
其中我特别喜欢她跟男朋友约会的方式。
跟所有普通人恋爱一样,也存在一开始恋爱,就花钱花到停不下来了,甚至会出现打肿脸充胖子的情况。
女主在和男票沟通以后,双方建立了一个恋爱账户,每个月固定往里面存入恋爱经费,这样就完美解决了约会谁付钱的问题。
同时,因为女主太爱学习了,所以,他们约会的地点大多是图书馆……送的礼物都是考试资料(也是有点可怕,但是好喜欢)。
其实,花钱并不是恋人之间相处的唯一方式,多得是办法让你在有情调的同时又充满正能量。前提是价值观一致,以及,好好沟通。
收获了与对象的理想相处方式,是我看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
8.管道的故事by贝克·哈吉斯
评价:☆
感觉像作者喝醉以后,就着电台某个鸡汤故事信手写出的故事解析。
解析立足于两个水桶工的故事。
水通工A满足于每天提水的收入,靠出卖体力和时间来获得报酬;水桶工B则不满足于单单提水的收入,因此选择每天用一半时间提水,剩下的一半时间修管道。
若干年以后,水桶工A年老色衰,哦,不,年老无力,无法再胜任提水这份工作,因此,收入为0;而水桶工B已经拥有一条管道,不需要自己提水,因此,有着源源不断的收入。
其实,我觉得这个可以换个名字,叫做杠杆的故事。
时间的杠杆、金钱的杠杆,以及人力资源的杠杆。
具体我也记不清了,除了我记忆力不好以外,作者逻辑不怎样也是原因之一。
========================================
9.把你的英语用起来by伍君仪&恶魔的奶爸
评价:★★★★
很有诚意的一本英语学习指导书,讲的全都是方法,几乎不涉及任何英语实际问题。
诚意这种东西其实也像怀孕,看久了是能看得出来的。这本书提供的就是一整套英语学习的方法;但是比较苦逼的是,如果认真实践,至少需要一年以上时间。
不管怎样,我打算试试。
毕竟英语破烂如我,怎样学,都是一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