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彧白 三余书社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讲了学习书法中具体笔法的问题,今天我们来聊聊学习书法的捷径,很多人不信,学习书法靠的是勤学苦练,哪里有什么捷径,其实是有的!
任何一门传统艺术都是有门槛的,有的门槛在门里面,想登峰造极则是一步一个阶梯,有的门槛在门外边,很高,跨过去了才算入门。
书法的门槛其实比较高,我们前面讲了并不是会拿毛笔写字就叫写书法了,不通笔法,不知字法,没有对真草篆隶行诸体有着一定深入的研究,只能叫做写毛笔字。
多年前读书的时候,教书法的老师讲书法的学习规律,必须从楷书练起,一本帖最少要下够5年的功夫再换帖,当时并不以为然,匆匆然多年过去了,遍临诸帖,想融汇百家,谁知竹篮打水一场空,走了多年的弯路。
前些年去拜访当代书坛也是画坛的一位泰斗级人物,老先生讲画画,说:要想学画画,先去读书,读书有进,再学书法,书法有小成,方能学画。古时的人得一本法帖殊为不易,但往往凭一本帖,便能卓然成家,民国以来的一些大家亦是如此,贵在用心专一。
所以学习书法的捷径就是用心专一,对于一本帖钻研到极致,方能领会书之妙道!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讲到过,书法的传承谱系,从蔡邕始,中间经钟繇、王羲之、羊欣、萧子云诸人,后经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诸人,再到五代杨凝式传至宋四家诸人,真正得古人之人并不多,这些笔法的传承就留存于那些经典法帖当中。
当你对一本帖下够足够的功夫,才能真正领会这些笔法秘奥。战争中有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说法,学书法亦同此理。
有继承,才有发展,没有继承的创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钟繇继承前人之法,便隶为楷,王羲之继承钟繇之法,解散楷法,王献之继承王羲之笔法之后,进一步开拓了楷、行、草,所有才有了“破体”之称。
至于书法史上能融汇百家之长而自称一派的说法本身就很虚妄,最多能融汇三四家就已经很了不得了,融汇百家是不可能的。这也跟书法的笔法体系有关系,根据书体的演变,书法的笔法体系一般可以分为“篆籀绞转”、“一搨直下”和“方折铺毫”三种用笔,并无百家之说。
赵文敏是唯一一个集古今之大成的人,从最初师法虞世南并且参以钟绍京,而后上窥二王,下法二谷,后来又融合了李北海、颜真卿的笔法,是集南派、北派之大成的人,书法史上独此一人而已。
曾国藩晚年自愧学书法:“因余作字不专师一家,终无所成。”说的便是此理。
当然择帖很关键,选不对帖盲目临写就入了歧途,学不同书体应该如何择帖的问题,我们以后再谈。
近日,临钟繇之《得长风帖》,故选此为配图,与正文无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