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收起厌老情绪,让每个老人都有体面的老去的勇气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一项数据,全球有1.4亿老人遭受不同程度的虐待。这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可能是保守估计,提到虐待不要一味的以为是身体上的虐待而已。关于虐待老人,世界卫生组织有过定义,虐待的体现形式有很多种,身体虐待精神虐待经济虐待都属于虐待行为,任何让老人受到受辱和受到伤害的单方面的侵害行为都是虐待,不赡养老人也只是虐待的形式之一。

虐待老人的问题或许是个历史悠久的遗留问题,早在一百年前的日本就有过这样的故事,《楢山节考》就是一部关于弃养老人的日本电影。由于村子里粮食短缺,村民制定并沿袭了不成文的规矩,老人到了一定年龄就需要被子女送到山上供奉山神,其实哪里有山神呢,不过是为了减少一张吃饭的嘴而送到山上活活饿死。但是谎言说多了大家也就信以为真了,一代一代的接受并遵守这样的约定。

电影的主人公阿玲婆,眼看到了七十岁还牙齿全在身体硬朗,她一边算着自己上山的日子,一边还要安排家里的儿子们和儿媳。生儿子的家庭只有老大可以结婚生子,次子不能结婚。在阿玲婆被送上去的那天,村子里的另一个老人也被送上了山,他强烈的不愿意饿死在山上,挣扎不已,儿子把他五花大绑之后扔下了山崖。

因为粮食短缺,因为贫穷,所以会有把老人送上山的行为。不赡养以及遗弃老人只是虐待老人的形式之一。精神虐待恶语相向也是普遍现象。没有经济来源的老人对于低收入家庭更是一种负担和累赘。

如果贫穷是万恶之源,那些富贵家庭也有对老人精神虐待语言虐待,所以金钱也是万恶之源吗?

贫穷本身没有对错,因贫穷而心生歹念或者心生嫉妒作出不齿的行为才是罪恶。

金钱本身也不是万恶,使用金钱的人心生歹念或依仗金钱颐指气使挥霍无度才是罪恶。

关于虐待老人,不啻为道德层面的问题,也包括社会层面。因为种种利益冲突,让老人在被选择时选择方做了放弃或者消极的行为,加上环境中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才让问题愈发恶劣。遗弃虐待老人自古就有这种现象记载,但是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让我们提早的面临了这些问题。道德层面,只有通过加强教育,但是效果微乎其微,因为每个人的主观意识支配自己的行为。社会层面,可以通过一些法律或者机制来进行维护,社会体系完善,减轻低收入家庭养老负担,社区养老体系成熟,让老人老有所去,老有所依,老人自己也可以解除后顾之忧。

老人也是弱势群体的一员,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就体现了一个人的品格。每一个老人都是从孩子、少年、青年成长为为社会有贡献的壮年再到中年和老年。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年龄大了,脱离社会了,不能提供劳动力了,理解能力跟不上了而厌恶或者憎恨老人。每个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

愿你我永远经济独立,精神独立,愿每个人都敢面对老去的那一天,老有所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很多朋友突然开了公众号,一周四五篇的出产速度,如火如荼地写起来。我说,“加入007吧”。被拒次数超过五次。答复基本...
    甘露yuer阅读 164评论 0 0
  • 清晨阳光明媚,偷懒卧床假寐。 正是壮年时,本该早起晚睡。 还睡还睡?夕阳西照棉被!!!
    這位仁兄阅读 191评论 3 3
  • Saṅgha:संघतिपाई 13:37 道为流畅无有染杂之性,德为平实无有做作之嫌。道如水,清澈即德...
    俱安阅读 249评论 0 2
  • 蜘蛛又想了想,还是卖毛衣吧?于是,蜘蛛把招牌又换了,上面写着“毛衣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可是,蜘蛛看到...
    49a1cc67b015阅读 991评论 0 0
  • 山青多空寥, 泉音清脆环。 松石俱奇异, 雾霭掩人姿。
    疯不语AOA阅读 22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