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很多,却不知从何说起

1

淤塞。我首先想到了这个词。我不喜欢重负。但轻负的状态下,也从来没写出像样的东西。这个可以称之为,病。加诸自我,作用于自我的矫情病。通俗来讲,也可以用“贱”来冠名。

2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第一句就让我信服。他注“学而时习之”,此处的“时”当为在一定的时间点;“习”当为践行、演习。故这句话并非通常所谓的“学习过后要时常温习”,而是学习过后,在一定的时间点要去践行它。可以说,这是“学以致用”溯源而上的理论鼻祖。

必须友情提醒:杨先生注疏的《论语》《孟子》,陈鼓应先生注疏的《庄子》《老子》,当为一切译注中的翘楚。如果对古籍有兴趣,一定要选对注本。

3

立下军令状,10月10日完成剧本。目前为止,我才写了1/4。

4

蒋方舟形容自己在东京的一年,无目的,无任务,无压力。由于语言上的关隘,反而更容易让她从社交与礼仪中挣脱出来,冷静从容地审视这个城市。这本书治愈了我。就像吃货到了厌食症,即使面对满汉全席,依然毫无胃口。直到有一道开胃小菜让你淤塞的情绪洞开,于是,迎接一切。

5

冯唐的《搜神记》还是不惧一切,包括审查。我突然有了信心。也许《西城故事》中混杂的一切“恶”与“性”都能避开阉割。要知道,把一个健康的人摁在手术台,硬说你有肿瘤,要挖心掏肺,才能让你“得救”。这种肆意施仁的嘴脸,最是恶心。

6

想写一个“八仙“的故事。八个人,八种罪,陷于绝望不得救,只好成仙。

7

我有一个癖好:收集人脸。每一张都有故事。贴在一起,像千层糕。写出来,就是小说。

8

看到每一个受难的人,我常常想哭。尤其是下班路上,他们怨怼、愤恨、疲惫、空乏、挣扎、汲汲于一时得失、惶惶于名利肉欲,过分捍卫自己,也过分圈禁乃至肢解自己。他们太苦。我也是。

想到一个命题,众生都苦,那苦也算不得苦,该称之“人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燕贼阅读 1,106评论 1 4
  • 君子无忧,我亦无愁,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万念之中唯有你们一直在那里,无论我是在哪里!每一种飘荡或许在一定的程度都可...
    Ailsa1314阅读 264评论 0 0
  • 突然觉得时间好紧张好紧张好紧张
    晶儿姐最爱笑阅读 106评论 0 0
  • 如果有来生,我要做一颗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中飞扬。 ...
    是柠甯哟阅读 453评论 0 2
  • 28岁了,不小了,是的,快奔三了,这是个尴尬的年纪,必须有一颗刀枪不入的心。 28年没有谈过恋爱,这是一个我小心翼...
    静静的躺着阅读 92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