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先生在“统编教材四到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提出的第四个问题是“重视课型的区分”。 温儒敏先生说:从三年级开始,课文就分为精读、略读,加上“课外阅读”,形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这和以往教材是不太一样的。
我的理解:原人教版教材的阅读教学,是从三年级划分为精读与略带课型,教学时,我们们曾关注这两类不同课型的教学。统编教材在阅读教学中,可分为精读、课内自读、课外阅读,不同课型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他说:精读课主要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功能是举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 他说:而略读课是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阅读实践中,主要是泛读,自主性阅读。
我的理解:教材编写重视不同课型教学,首先是突出各种课型的不同功用,教学中要体现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就应尊重教材,结合实际开展教学。
他说:课型意识淡薄,有历史原因,都是分析性阅读,文体混淆。不同的文体,阅读的方法应该有所区别,授课重点是不一样的。
我理解:出现课型教学划分不清晰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我们的老师自身对教材编写体系不十分了解,导致教学实施不准确;二是把自读课处理为教读课的老师,多数是担心学生学习能力弱,担心放手交给学生自主阅读,学生并不能全部领悟教学要求;三是处理教材缺少思考,阅读量不够,自身分不清,精读与略读的教学关系。
他说:即使同一文体的课型,也应当有所变化,语文课才比较生动有趣,不至于死板僵化。不要总是字词句,主题思想。哪有那么多的主题思想?现在中国人说话,都是“我参加了什么活动,我受到了什么教育”,这不是完整的教育。 在回答“为什么小学语文要安排民间故事?”的问题时,
我的理解:缺少个性的教育,容易产生千篇一律的教学效果,如何针对现有学情,以校为本,对话学生,我们就能明白,民间故事的教学,需要从我们民族早起文化产生来理解。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其内里涵盖了太多我们民族文化认同的元素……
他说:民间故事和一般小说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想过这个问题,课型就应该有所不同。民间故事积淀了古人的智慧,是口头文学,是传统文学的一部分。它有民族的审美基因,能对孩子起到文化熏陶的作用,它是口头、集体的创造,往往带有异想天开的成分,有益于让学生接触民族文化的基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甚至是超自然的想象力,小孩子有时候也需要异想天开。教这个单元,要注意激发想象力,让学生异想天开,就达到目标了。如《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的课后习题,让学生熟悉课文,做一些学科的训练,这还不够。在《猎人海力布》里有一道选做题,让学生想想不可思议的故事,符合民间故事的学习的。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并不一定有批判的功能,当然你这样想也没错,让孩子体验一下贫穷、孤独、无助,或许是另一个目标。这也是小孩子成长必须的东西。
我的理解:民间故事、童话故事,都有着不同样文体的特征,针对某一教学主题开展研究探索,让学生养成有质疑问难能力的公民。
关于“有温度的教学”,他说:老师要读课文。不要先看参考书,先好好读原文。不只是新课文要认真去读,老课文在备课时也要重新读。教师先有自己的阅读感受,讲课才有感觉,有温度。想一想你的班上那些学生读这篇课文可能会有什么反应,有哪些难点,可能有哪些兴趣点?
我的理解:读到这一点,忽然让我想到几位名师的做法教给青年教师研究教材中,我让他们采用“素读”的方式阅读。所以不要过于偏激,要冷静思考,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我们的老师,什么时候可以实现?这是需要老师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让语文统编教材的的使用更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