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记忆的问题我经常和朋友开玩笑,比如和朋友一起吃饭,朋友说哎呀妈呀忘记带钱了,我果断回答一句,哎呀妈呀这么巧,我也是。话题有点跑偏,但是关于记性差确实总是带来很多不便。
记忆过程
记忆在大脑中好比电脑的硬盘,我们接受外在的输入信息后,我们会用直觉判断这有没有用然后进行储存,并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提取出来,比如,今天同事提醒明天帮忙带早餐-输入,答应之后就会储存起来,并在早上时候提取信息告诉自己需要帮同事带份早餐。不过有时候当天信息量多,很容易忽视这个信息。这是为什么呢?这好比归类,我们的衣服总会放在衣柜里,修理工具会放进修理箱里面一样。如果没有对物品归类,家里东西都是随便乱放,我想找一样东西并不会很容易吧。
所以记忆的方式对信息归类非常重要。这会让你在使用一样东西的时候立刻想到这类东西会存放在哪个地方。
记忆原则
所有的记忆力建立在五个原则上,分别是意义、组织、联想、图像化、专注。
1.意义给我们做的事情找到一个规律是它变得有意义。比如,我们旅游总需要带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但出门容易忘记,如果 赋予意义,如 伸-手-要-钱。伸-身份证,手-手机,要-钥匙,钱-钱包。这样出门前就更容易记住了。
2组织,把内容组织起来更容易记忆,将记忆分成组块,比如手机号码我们习惯用分成三到四个方块方便记忆。对于书本一次记不下来可以尝试多方块拆解。像晨读感悟那样抓住三个重点便于记住。
3联想,比如说记忆力,我就联想到刻意练习中的心理表征。心理表征又联想到学习之道的维茨金的学习象棋的一些内容。这让我的知识有相关的串联起来。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
4图像化,说到一只牛在吃草。我们大脑就立马调动出来牛在吃草的画面,如果是一个陌生的事情,简单的记录形状,特征,更加容易回忆起来。因为我们生下来也不会直接知道牛吃草的画面。
5.专注,不容易深刻记住是因为觉得这种事情不重要。观察生活中我们做不好的事情,别人能做的很好,其实就会发现他对那一块的知识异常专注。只是我们认为不重要而已。要的是给这个找到并附上必须做的意义。
记忆方法
关联记忆法,比如要提醒自己记住这篇文章。从输入-储存-检索-意义-组织-联想-图像化-专注。
我坐在电脑前输入并且储存记忆力的方法,为了将来更好的搜索到知识,我给它赋予一定的意义,让它成为这段内容的组织,并且联想到我将来不会老年痴呆的画面。所以我更加专注的记录下这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