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状态好多了,学进入了一些。
不过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自己总是盯着不擅长的东西,就会影响自己的学习状态。
我不管学什么,还是有些不愿意学。我就很奇怪,为什么还出现这样的情况。以前没有方法,不知道怎么去学,所以才排斥,但是有些东西,我找到方法,怎么还排斥呢?
比如英语单词,我找到方法,记单词比上学时记单词轻松很多。每天也很有规律的学上十几个单词。但是想学的时候,还是不想去学。当学起来,进入状态,就好多了。还有做卡片也开始慢慢的熟悉软件了。除了不懂的知识点,很难拆,只要懂的知识点,做卡片对自己来说,也没有什么难度了。
对自己可以掌握的事情,还有排斥感,不想去做这件事情,这就有点说不通。收纳那种停不下来的状态,怎么在学习上,就不能发生呢?
当我读书,做一些和写作相关的事情时,不仅有排斥感,而且还有逃避。我的注意力一直不能集中。我很熟悉这种情况,因为遇到太多次了。
我找到了自己压力来源。我之所以还不喜欢做自己可以掌握的事情,那是因为,做完之后,自己就要做不擅长的事了。如果自己晚一点做完自己擅长的事情,那就可以晚一点面对自己讨厌的事情。这就是拖延的其中的一个心里状态吧。
自己就想一直拖着,一直拖到没有时间去做这一件事情,就不用去面对了。现在也没有老师检查,也没有最后期限,就可以一天一天的这样拖着。有了这样的想法,即使是做一件擅长的东西,也会影响自己的学习状态。
而收纳时,是在家做的。自己很清楚,做完收纳自己是要休息一下的,收纳后面的事情,不会给自己造成压力。自己才可以把所有注意力放到收纳上。
就像以前知道明天要去面试,那么现在做什么都会受影响,一直会想着面试这个事情。虽然这件事情没有面试表现的这么明显,也算可以说的通。
对于写作,我是态度是很复杂,自己也有些想不明白,不知道如何去描述。之后想清楚了再说。
不过,如果按这个逻辑,我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的方法,或者放弃写作才可以吗?也就是说一直要到写作对我来说不是问题的时候,才能停止对自己的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