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你,了解我自己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读了国内知名精神分析师——李孟潮老师的书《浊眼观影》,确实了解了“浮华时代的众生心理相”。

李孟潮老师的文笔犀利、幽默、文艺,于诗词歌赋中,看看众生相,观看自己。醍醐灌顶,拍案叫绝。

(学习精神分析后)——
随着你对自己越来越理解,你越来越能理解别人;
随着你越来越理解别人,你越来越能原谅别人;
随着你越来越能原谅别人,你越来越能原谅自己;
随着你越来越理解别人和自己,你越来越能接受别人和自己;
然后,你就可以活得比较轻松一些。

那么精神分析与电影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精神分析是电影工作者的必修课,在好莱坞。
希区柯克之后,精神分析成了西方影视业工人的必备常识,尤其是好莱坞。
精神分析成了所有知识分子的文化背景,在法国。
图片发自简书App

“观众”与电影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看电影最重要的是自恋认同。
“观众”处于一个全知全能的主体位置,也就是摄影机——导演之位。
观众——机位认同是“上帝认同”的山寨版。现代人观看电影所获得的自恋感,是古代人通过修行中的观想获得的。

梦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准确的说,是梦在做人,而不是人在做梦。
梦是每个人体内蕴藏的、天然的精神分析师,就像性生活是夫妻间天然的伴侣治疗师一样。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们为什么忙着赚钱?忙着生孩子呢?

一开始,一个人最害怕的是死亡,那么如何战胜死亡呢?
就是拼“命”赚钱,找个女人,生个孩子。

透过大师的文字,观看自己,了解自己,与自己和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