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断舍离

将“需要,舒服,合适”替换“不需要,不舒服,不合适”,这应该就是符合断舍离的一种状态和应用了吧。我们生活的是一个物质世界,看的见的世界,但我也坚信还有一个我们看不见的时间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而断舍离这本书中的方法运用起来的话,我认为可以带动我们两个世界的同步促进作用。

书籍封面

关于作者

山下英子,生于东京,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颠覆百万人生活方式的史上最强人生整理概念“断舍离”创始人。大学期间开始学习瑜伽,并通过瑜伽参透了放下心中执念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随后便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提倡以这种概念为基础的、任何人都能亲身实践的新整理术——断舍离。--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关于本书

书籍总共分为五章,分别阐述了断舍离的机制,分析了我们无法丢弃的理由,断舍离的思考法则,断舍离的时间方法以及运用断舍离让看不见的世界在变化的方式让我们更加深刻而清晰的认识到断舍离对我们生活的实实在在的影响。

关于感悟

1.要幸福,首先要放下对幸福的执念,这是本文翻开第一页的张德芬的推荐,也是一个深有感受的句子,很多时候,大部分人在一直在说我要变幸福,我要寻找幸福,可能就去购物,或者去用外在的一些物质来填充这种感觉,但到头来似乎还是空落落的,其原因还是因为内在世界的不丰盈,即使外在在丰富,也改变不了空虚的一种状态。所以要幸福,放下执念,要快乐,先放下对快乐的执念,加强对周遭事物的感知性,久而久之,状态会越来越好,内心世界也会变得丰富起来,这是我自己感同身受的一个事情;

2.物品要用才有价值,所以没有用的需要即使扔掉或者送其他人或者清理掉,此为断,物品在此时,当下,应出现在需要他的地方,如果新的东西或者此时此刻在你手上的东西你不需要他,就应该果断舍弃,此为舍,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如果需要的物品没有在你视野范围,容易拿到的地方,你把它放置一遍不用,就应该离;

3.通过断舍离真的可以让自己快乐起来,平时纠结着的要不要用的物品,放置很久的东西,不适合自己的,即使朋友送的留作纪念,将之清理后,身心也会长叹一口气,感觉太爽了,很多时候我们纠结着要不要的时候,就干脆放手,联想到一个故事,就是当你想抛硬币决定要不要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当你第一次抛时就已经有结果了,所有不要去犹豫太久,该放就放;

4.现在学习新鲜事物或者说买一个新东西,先问自己是否必须,是否当下有用,是否一定要买?

5.时常怀有感恩心情,收拾物品时候看到不需要的物件,当要扔掉时说一身“对不起”,收到把东西给他人时,请说“请收下”,不要问你要不要,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我们是平等的,而非上下级之关系,加强对于周围事物的感知能力,比如我每天写感恩日记,通过感知,也知道那些地方我可以改进,哪些地方需要断舍离;

6.断舍离并非一天或者一周就可以全部完成的,这是一件一辈子需要去践行的事情,甚至每周固定时间或者碎片化时间你就可以做一次断舍离的事情,日积月累,渐渐养成一种习惯,当今社会,我们的物质条件其实已经是很丰盈的状态的,而我们缺失的更多的是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的结合,用内在来影响外在;

后记

一边看书,一边也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负面情绪或者房间里面放置着的东西,这两天也是利用碎片化时间陆陆续续的去整理,断舍离一些东西,这个过程当然也会伴随着些许痛苦和不适,因为有些物件确实是承载着过去的回忆,但既然说活在当下,就需要践行起来,让自己生活过的简单,舒适,舒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