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学院“三下乡”:以文为底,以特为色

                                                     以文为底,以特为色

       坐上一艘乌篷船,沿岸向下,穿过古石桥下的拱洞,欣赏岸上的黛瓦白墙,感受夏日的光影变化,这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这里是湖州义皋村。义皋,这个因溇而生,因港而兴的古村落,被誉为“溇港文化带里的明珠”。

      浙江省吴兴区义皋村毗邻太湖,是典型的南太湖溇港地区传统村落与塘浦圩田共生的空间格局形式。村中随处可见的百年老树与黛瓦白墙,拥有丝绸文化、鱼文化、稻文化等文化景观,以及位于村中心的清代单孔石拱桥“尚义桥”、市级保护点清代民居“范家大厅”等,无以不给旅客一种古色古香之感。

       这次关于义皋村的走访,使我受益匪浅。我一直认为乡村振兴最直观的成果是经济建设,而经济建设最直观的成果是建筑与环境。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义皋村能够巧妙的保留古建筑,并以此为依托,大力打造古色古香水乡小镇,发展旅游业,这无疑是一个明智之举。由此,我认为在乡村振兴中一大需要注意的便是,乡村振兴需要警惕“城市社区再造”,乡村振兴并不是要一味在乡村建筑设计中“去农村化”,而应该巧妙的找寻到正确的道路,开创独属于自身的特色,保留乡村文化记忆。义皋村做到了这一点,在振兴乡村的同时很好的保留了其独特的文化记忆,它的成功值得被借鉴。

      乡村振兴并不应该只朝着“城市化”的方向发展,而应该找寻自身的文化特色,防止乡村文化记忆的丧失。乡村振兴的目的应是振兴乡村,而不是城市再造。

                                                                               湖州学院吴兴美丽乡村青年实践团  虞森钰

                                                                                                                         2021年7月23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