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儿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说起串儿,让人口齿生涎的立马就能想出好几样子,比如南街上夏日炎炎露天的烤串,比如北街边上那边夫妻店的蘸串儿,比如那家老字号的糖葫芦串儿,还有校门口那面出名的炸串儿,煮串儿,细数起来,一家家的,好象那种想来几样解解馋的欲望愈来愈强烈。

这些各式各样的串儿,有些是新兴起的,有些历史悠久,也有的散落在街坊,有的居于店面内,但无论是哪一种,因为其价位不高,口味大众,吃起来方便,而且在哪里没有市井和高雅之分,很快就成为一种时尚的流行元素。

尽管资料上健康指南上,很显著的地位描述了烤串的诸多不卫生不健康的数据,但有好长一段很痴迷。

夏日顶着酷暑难奈,累了一天,就想约上几个好友,顺手点上几样或肉类或素类的串,再开上一扎啤酒,而且无论是几排韭菜,还是串起来的三二大蒜,即使是平日里不做为主菜品的或者是根本不爱吃的,经大师们一烤,那种和了孜然,和了蒜香的味就出来了,此时,肉泛着余得,菜呢,少了腥类的腻,多了一些可以缓解又能刮油的感觉,久不见的一群人在一起聊一聊,吃一吃,既裹腹又是交际的一种方式,主要也休闲。

偶尔人多时,会点上几味爆炒过的海鲜,或者是麻辣鲜香的锅仔,会有那种浮生小憇,酣畅淋漓的韵味,妙不可言。

记得有一次,点了黄瓜蘸酱,正坐在树下边吃边聊呢,风儿一吹,朵朵槐花落下,然后就嗅着花香,品着酱香,既有味香又添了色香,于是就那样食了一次别样的棉花蘸味的黄瓜,那种感觉至今让人念念不忘。

而在坊间摆一摊点,置几桶酱子,支口锅撑起的蘸串儿,一元四串五串,每次路过,就看到排了长长的队,看着有老人,有孩子,多数是青年人,有老少皆宜的风尚,其实因为想到串儿沾了口水,反复沾来沾去的缘故,一次也没尝试过。

有时候,对某一种食品的钟爱,与味道有关,或者最本质是要过心理接受程度这样的关,只要心理排斥,无论多美味,也会被拒之门外。

糖葫芦串儿,尤其是山楂味的,几乎是从小吃到大的零嘴,那种打小街上一吆喝糖葫芦,就满街追着跑,或者是儿时考了好分数,帮大人做了事,一串糖葫芦,也是额外奖赏,那种酸酸甜甜,那种红得皮,黄的瓤,入品即化的感觉,至今想起来意犹未尽的感觉,尽管现在避糖令吃得少,但不影响路过去看一看,偶尔馋了尝一尝,现在口味也越发繁多,新添了葡萄的,桔子的,苹果的,还有好几味莓类的,也只爱山楂味,或许是因为是小时候味道的缘故吧。

要是说炸串儿,见过,也听同事眉飞色舞地夸过,也携了好友还真去试了,不过据也回来说,不适合,油大,和了糊厚,凉了有硬的感觉,热了又容易烫嘴,也不知是挑得地儿不对,还是大同小异,这类做法不推从,当然不是说人家不好,要不排长队门庭若市的场面,不是没有,只是与自己无缘而已。

至此,将身边带串儿的美食细数了一番,有热衷的,喜欢的,也有排斥的,不太待见的,但无论是哪种情况,有沉淀过少年回忆的,有加成过美味陈色的,它们随着流行元素,也入街头巷口,作为平民化的一类美,为人们舌尖上风光添彩,所以无论是自己推从的还是不推从的,都是清欢的美味,点赞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父亲今年68岁了,身体很好。年轻时做过木匠、开过砖厂。 如今,孩子们都长大了,也都成了家。但父亲却闲不住,没有像其...
    牛奶面包全都有阅读 922评论 1 1
  • 串串香店会火,大概还是因为我们想要“撸串”的心情吧。 我有一位人生导师。 从她带我走向工位的第二个月开始,我们辣锅...
    咪咕江阅读 268评论 0 0
  • 说起吃烤串儿,首先想到的是大街上带着小帽的新疆大叔一边吆喝一边烤串儿的样子。半肥半瘦的羊肉烤串被搁在长条的炭火烤炉...
    云上家祺阅读 574评论 0 2
  • 印象中第一次吃烤肉串是小学的时候。那天放学时,乘车经过集贸市场的时候,看到两个新疆人正在那里卖烤肉串,香味很是诱人...
    菩提扣阅读 744评论 0 0
  • 财务自由有助于培养对生活的深刻视角,对事物的优先级进行重要排序,并且能够超乎想象地影响你的人生目标。 明智地使用你...
    杨黎黎Lily阅读 18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