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给学生一个任务,做一个ppt给我。
ppt的内容和模版我都发给了她,她需要做的仅需把文字拷贝到模版上。
学生回复我:下午做好晚上发。
晚上学生准时发给了我,打开ppt,我当场就哭泣了,真的有点不能看。
但翻看了一下,发现学生就是按照模版,把内容复制上去,没有调整所处的位置、字体以及大小。所以,呈现在我面前的,就是一个文字集中在一块,其它地方大块空白的景象。
回想我给她的场景,只是说按模版做,她做的完全没错:完全执行!
所以,我给她回复,详细说了ppt的要求,隔了两个小时,她发给了我,这次好了很多,于是让她休息剩下的交给我。
在修改ppt的时候,脑海里一直出现第一版的“丑样子”,这让我想起自己读书时和实习的场景。
读书时,只要是涉及调格式,我绝对做的惨不忍睹,但当时我非常清楚自己做的太差,于是会厚着脸皮求我的基友帮我修改,每次都这样安全通关。
实习时,发来让我做的word和excel要求短时间内上交,但无奈水平太差,只好向闺蜜qq远程求救,她说一步我做一步,并且拿小本记下步骤。
画cad更是悲壮,隔壁的小哥看我半天画不出一条路,摆摆手让我移一边,不到十分钟就画好了,要知道当时我已经琢磨了快半小时。
当时我就特别后悔自己为啥没好好学cad,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但后悔也没什么卵用,为了避免出现类似情况,接下来要是请别人帮画cad我都拿个小本记下各种快捷键,还跟我师妹专门问关于cad的快捷键。就这样,实习时的简单图我都能够完成任务。
实习虽然只有三个月。基本也没参与什么重大项目,领导也很少给我活干,每日去单位也是插科打诨,但当时问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知道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而不改就完蛋。
所以实习结束后,我非常清楚我绝对不适合去设计院。
虽然当时不知道自己要干嘛,但回来后就开始各方学习,心想不能让不会cad的惨案再次发生。
机缘巧合,当时加入了一个初创团队,薪资为零,但我却坚持干了一年多。
主要原因是,当时团队的创始人何洋学姐魅力无穷,团队里的小伙伴也是一个比一个赞,跟他们在一起我每天都在吸收新知识。而且我所做的工作,让我可以直接学习与新媒体有关的最新的知识,同时可以接触到各行各业的大咖。
通过和他们的接触,让我看到了除自己生活范围内的其他可能,这也决定了我工作后的生活态度。
因此工作后,即便我的工作相对比较清闲,但我却没有停留在享受安逸上,用学生的话说,我每日都好像在高考。
确实是,除开工作时间,我基本都在进行学习、阅读和写作。
这样的生活听上去好像特别无趣枯燥,但我却非常自得其乐。通过学习我认识了很多有趣的朋友,通过阅读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通过写作我对生活更加敏锐。
但如果我不做这些事情,可能我就会淹没在生活的各种琐碎里。
而我所在的这一切,从来没有人要求过我,都是我主动想要去做的。而这份主动,也让我收获了太多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充实感。
我特别喜欢我的偶像,畅销书作家特立独行的猫书里的一句话:“一个人只要见过好的,就不会再接受哪怕只差一点点”。
因为在其他人身上看到太多美好,而那些美好也是与努力成正比的。
因为学生的一个ppt,有了很多感想。
其实我的这位学生C深得我的喜欢,还记得当时其他同学在课间跟我说自己很迷茫,不知道怎么办。
我回答她:可以抽空给她做职业规划。
学生C 刚好坐在第一排,她下课立马找我说:老师,您能帮我做一下职业规划吗?
当时特别开心,后来也帮她做了职业规划。
于是就有了现在我时不时的给她“找事”,时不时给她书让她看,甚至让她每周写篇书评给我。
有一句话说: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
我想说,主动进一步,欢喜多到冒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