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年喜的散文《微尘》

原文如下:

世界是什么样子?生活是什么样子?我的感觉里除了绵长且无处不在的风,其余都是尘埃,我们在其中奔突,努力站稳,但更多的时候是东倒西歪,身不由己。

世界永远存在A面与B面,  尘埃飘荡,有时落在这面,有时落在那面。世上之物,唯有流水是最真实的,它的渺小于盛大,一泄千里与涓涓细流,信马由缰与身不由己,它的黑夜与白昼,来路与去处,不能伪饰。

生命另一条水流,喜与悲,真与伪,困顿与得意,跌宕与奔流,对事物的追赶与赋形,也是真实的,有河床和风物作证。于我,这些文字,是时间风尘的证词,是对消失的、存在事物的祭奠,是对卑微之物的重新打量。逝水流远,长忆当歌,献予逝者与生存,献予消失的、到来的无尽命运和岁月。又一个年景即将走到尽头,生命的枝叶从身上纷落,如南山的秋景,少年成人。长者衰老。

时间的意义布满生命和地理,它寒冷又湿暖。所谓母子一场,是她为你打开生命与前程,你揭开她身后沉默的黄土。父亲走完了他在这个世界上摇摆如风之草的一生。前一天,弟弟为他最后一次理发。白发如雪纷落,掩盖了此后我所有的星星。在经过百尺梁时,一坡杜鹃开的无遮无拦,虽然仅占了一面山坳,那气势却无岸无涯。那成片的花是嫩黄的,并不红艳,却比红艳的更美好。它低眉顺眼,又奔放激荡,像一场生,又像一场死亡。

一条大河闪着波光流向远方,不知道它从哪里来,也不知道流到哪里。河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会遮掩的东西,哪怕再小的河流也让人一览无余。日子像流水一样,偶尔波澜壮阔,更多的时候是无声无息,仿佛没来过一样。山河如画,人生艰辛,满目都是挤挤撞撞的人群,每个人对生活押解,步履匆匆,最后到底去哪里没有人知道。

时间倥偬,转瞬就是几年。这个转瞬,当然是指时间意义上的流转。对于一个在夹缝中生存的人,那些风雨,那些悲欢,则十分纠扰、漫长。时间是一个无尽的存在,也是一个无尽的不存在。而人群、生活、命运像一个无尽的梦境。

这篇散文写得非常美,美出天际,拆解如下:

从主题上来说,作者以“微尘”和“流水”这两个核心印象,探讨生命的渺小、无常、身不由己,以及时间的力量和存在的真实性。文字中弥漫着对逝去的时光、亲人离世的哀伤与缅怀。但同时又在自然和生命本身流动中看到了一种坚韧和无法伪饰的真实。

整个情感的基调是内省的、忧郁的,但并不绝望,更像是在接受生命本相后的平静观照。语言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在选题方面,探讨生命、时间、存在、死亡、记忆等宏大哲学命题,结合个人经历来关照这些命题,使得宏大叙事有了个体的情感温度。属于哲理散文,抒情散文。

在标题方面,点明了核心意象之一,暗示文章的主旨主旨——关于生命的渺小、短暂、随波逐流,奠定了文章的基调。简洁、意蕴义深远。

在结构方面来说,采用了散点透视、意象驱动的散文结构特点。围绕微尘、流水、时间、生命与死亡等意象。将个人的感悟、观察、对亲人的追忆以及哲理思考交织在一起。

2025年10月27日 周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