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和菜头文章猛然看到这个问题,懵圈,像是被什么打到了。
从来没想过,电视不应该放在客厅正中央?我打娘胎里生出来家里电视就这样子摆。去亲戚家,去朋友家,去老师家也无一例外。
既然一样,我们就不曾怀疑。这样的生活既安全又舒适。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具备强大学习和COPY能力,看别人怎么做,拿成功案例依葫芦画瓢,省时省力,多美好。
或许在不远曾经,一户家庭在买了一台心爱电视之后,左挪挪右摆摆,连天花板都试了一遍。发现客厅靠墙正中位置是最佳摆放选择。
一家人吃着饭,眼睛时不时斜望电视,一顿饭从15分钟成功延时到45分钟。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变长了。
自从电视摆在了客厅正中,使用率最低,最不愿待的地方成了全家人打破隔阂,促膝长谈的最佳场所。久违地热闹回来了,亲情浓浓的味道又有了。
正好,隔壁家也买了电视,女人们晒太阳嗑瓜子时听说了刚才那户家庭电视的神奇摆法带来的改变,立马回去效仿,一传十,十传百。终于全人类和谐地统一,电视应该摆在客厅正中央。
时至今日,问起了这个问题。不妨重新思考下,权当没事闹着玩呗。
问题里有几个关键词先把它们摘出来。“电视”它是主角,“客厅正中央”位置很重要,其价值有点央视黄金广告宣传位的感觉,“我”这个房子是我的,摆哪的决定也得我下。
重新定位问题:电视应该摆在我的客厅正中央吗?
我们之所以质疑,是因为我们相信了学习和模仿能力,认为它本就应该如此,没有理由的绝对相信。是经验告诉自己,是眼见为实的证据告诉自己,是人类高度统一的认知告诉自己。这样的摆法代表了全人类的共识。
你突然抛弃共识,不愿意做众人中的一员。开始高呼“我思故我在”,“我的地盘听我的”。说到底是你开始关注“我”的想法,要过“我”的生活。
这并不容易,当你活成“我”的样子时,意味着风险来了,不再和舒适为伍。人类的始祖知道有人一旦脱离部落独自去打猎,大概率是给豺狼虎豹送新鲜食物的自杀行为。
被质疑,被批评,被猜忌伴随左右。七姑来你家做客“咦,你家客厅怎么连台电视都没有”,六婆来了“客厅正中布置的不伦不类,一点温馨感都没有”,五表舅说“客厅没台电视都不知道该坐哪,不习惯,哪怕为客人想,装台电视吧”。
装不装?还得看“我”。客厅正中央是黄金位置,最好的位置无可厚非就应该放对“我”最重要的东西。时至今日,看电视对“我”来说重要吗?是头等大事吗?
头皮组织不假思索地告诉“我”。看电视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可替代的,于“我”看书比看电视重要百倍。如果“你”喜欢美食,如果你喜欢运动,如果你喜欢绿植,如果你喜欢艺术。黄金位都应该有所作为,重点展示,优势布局。
至于电视,该打入冷宫就毫不犹豫,放在一个你需要就够得着的地方就好,何必占着如此优渥的资源不撒手。
五表舅说“就算是为了客人来不尴尬也该在客厅放电视”的理由,更加不能接受。一年到头,来几回客人?这个家99%的时间是和“我”渡过,不照顾好“我”怎么能照顾好别人。
再者,避免不尴尬有事做,有话聊,电视的存在不是必须,关键在氛围营造,话题设置,主人安排。如果严重到必须有电视才能愉快聊天或打发尴尬。那估计不是主人家问题,而是客人自己的问题,出门随身带台电视才是解决之道啊。
大多数人并非生下来就知道生活的面目应该如何,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模仿习得的。就像客厅正中放电视一样,没有人向你贩卖什么,你只是通过观察和经历,接受了什么是家庭生活的一个范式。
在这个范式里,客厅正中放一台电视机是必不可少的,你甚至不会去想一想其中的缘由。
今日的疑问是“我”的觉醒。学会放下,尝试和解,关注“我”生活的样子,舒服的样子,该有的样子。想想都激动,这样的自己活得该有多美。凡事多想想“我”,再问个“为什么”。
我们尽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