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之五帝本纪
五帝所做过的事,就是会儒家所倡导的先王之道,圣王之治。
在周朝之后,孔子推崇的就是先王之治,复周礼,而这一理论的源头都是五帝之德。那五帝倒底做了些什么,让后人这么念念不忘,司马迁也做了调查研究,他从古籍和实地调查的传说中整理出来资料,写成了《史记》的开篇之作。
五帝,都是黄帝的后代。
天子之位在黄帝的后代中交替传承。皇帝有二十五个儿子,但天子之位主要在两个儿子之间传承。一个是昌意,一个是青阳。黄帝先将天子之位传给了昌意的后人高阳(颛顼帝);高阳又后天子之位传给了青阳的后人高辛(帝喾),高辛之后是尧帝,尧帝再往下传给了昌意的后人就是舜帝,舜帝再往后传就是禹帝,也是昌意的后代。
从这家谱来简单分析,五帝就是黄帝后代的故事,是黄帝一家的事。我们所知的禅让制,也就是家族内主要成员间的相互替代。
在五帝中,颛顼帝和喾帝的故事都很简略,重点介绍的是尧帝和舜帝,而禹帝则有专门的夏本纪一章来书写。在尧和舜中,又以舜为主,估计是越近的历史资料越丰富。
按司马迁记载,尧帝活过了一百岁,舜帝也活到了一百岁,这在人到七十古来稀的古代已经是难得,更不要是上古时代,人与自然,人与兽同争生活环境的时代更的很难想像。
尧帝在位七十年,他主要的功绩是定了历法,明确了四时,让农业与天时相联系。最主要的一个工作是考察了接班人舜。先考察了三年,又让舜为官二十年,再让舜代天子执政二十八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舜一直做到了让所有人都信服。所以舜得到天子之位也就顺理成章了。在尧帝传位前,有人劝说他传给儿子丹朱,尧说,丹朱没能力,给了他只利他一个而坏了天下百姓,给了舜则是伤害了丹朱一个而有利于天下的。不能为天下受害而只让一人受益。这或许才是司马迁要告诉我们儒家对皇权交替的一种态度。
舜帝在登基之前就做了很多事,最重要的孝。他二十岁就以孝出了名。面对父亲、后妈、兄弟的迫害还能一如既往的友好相待,这样的人品成了儒家学说的基础。在舜为官治理百姓的时代,以身做则,让百官向四方传播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人伦道理。在司马迁的笔下,舜帝真正成了一个圣人。他在家,能维护家庭和睦,为官,能让百官敬服。他住在哪里,那里就能在三年内由乡村繁荣成城市。他为国家制定礼秩序,为百官制定职责授予权力管理国家的各行各业。他重用了颛顼帝的后人八恺,喾帝的后人八元这十六个人辅佐他管理国家向四方传授美德。这或许就是会儒家追求的先王之道的具体内容。
舜帝也没有把天子之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为国立下大功的禹。
司马迁做为儒家的传人,当然想国家的皇位传承能是以任人唯贤。君王任命官员时也是以有才能的贤者为标准。国家的权力交接要象五帝那样在贤者间交接,国家的治理要像舜帝那样以身做则任人唯贤。所有的百官又各司其职,共治天下。
现在看来,司马迁整理的资料也全是黄帝后人的,还只是两支的故事。那从黄帝开始到禹帝,这几百年的时间内,所有的故事只发生在这个家族之内。可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有姓的还有十四个。但五帝只讲的是两个儿子之间的故事,其它的都没有记载了吗?其它的儿子和他们的后代就没有贤人出现?并且到尧和舜时的八恺和八元这十六个有名望的贤能之人也是这两个儿子的后代。在五帝本纪中有出现多个官员的名字,可黄帝其它有名的十二个儿子或是后代都没有出现,这只能说明司马迁的资料不完整或是有意忽略掉。这是不是和孔子有关呢?孔子写《春秋》和编《诗经》时,也是消减了不少上古流传下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