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停的姐妹别怕,你可能不知道,下次成功的机会居然有这么高!

“明明精心备孕,为什么胚胎停在了7周?”

“第一次胎停后,再怀孕会不会又这样?”

“是不是我的身体出了问题,以后都难当妈妈了?”……

这些话,是许多经历过胎停的女性藏在心里的恐惧。

1、什么是胎停?

所谓的“胎停”即“胚胎停育”的缩写,指孕期由于染色体异常、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解剖因素、感染因素、环境等不利因素影响而导致的胚胎死亡现象。

可分为两类:

• 受精卵着床后未发育出胎芽,彩超表现为孕7周后仍未见胎芽只见一空(胎)囊;

• 曾有胎芽发育但不久停育死亡,超声结果胎囊中有胎芽但发育明显落后于孕周,同时没有胎心管搏动,胎囊大小符合孕周或萎陷变形,称为孕囊枯萎。

胎停是注定要发生流产的,只不过是现在的技术先进,可以更早期的发现那些注定要流产的胚胎而已。

2、胎停信号及医学标准

早孕期胚胎组织出现的顺序一定是:孕囊—卵黄囊—胎芽—胎心搏动。

一般在怀孕第35天超声可以看到孕囊和卵黄囊,怀孕第40天超声可以看到胚胎芽的形成,然后可以看到原来的胎心搏动。

🔶 怀疑但是不能确认胚胎停育的征象:

• CRL(顶臀径)长度<7mm,没有心跳;

• 孕囊平均直径16–24mm,没有胚胎;

• 有孕囊没有卵黄囊,7–13天以后复查没有出现有心跳的胚胎;

• 有孕囊有卵黄囊,7–10天以后复查没有出现有心跳的胚胎;

• 停经≥6周以后,没有胚胎出现;

• 空的羊膜(在卵黄囊附近见到羊膜,没有胚胎);

• 卵黄囊增大(>7mm);

• 与胚胎大小相比比较小的孕囊(孕囊平均直径和CRL的差距<5 mm)。

🔴 确认胚胎停育的征象:

• CRL(顶臀径)长度≥7mm,没有心跳;

• 孕囊平均直径≥25mm,没有胚胎;

• 有孕囊没有卵黄囊,≥2周以后复查没有出现有心跳的胚胎;

• 有孕囊有卵黄囊,≥11天以后复查没有出现有心跳的胚胎。

3、胎停后再育,成功几率大吗?

胎停的“偶然性”和“复发性”是决定成功率的关键。我们需要先区分两种情况:首次胎停(偶发)和复发性流产(≥2次胎停)。

(1)首次胎停(偶发)

首次怀孕胎停(尤其是孕12周前),50%-60%的原因是胚胎染色体异常(如21三体、18三体、染色体缺失等)。

• 若首次胎停是胚胎染色体异常(占大多数),且夫妻双方染色体正常、无其他基础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免疫疾病),下次怀孕的成功率可达85%-90%(接近正常女性的自然妊娠率)。

• 剩余约40%的首次胎停可能与母体因素有关(如内分泌异常、子宫问题),但多数通过干预(如补充黄体酮、治疗甲减)即可解决,纠正后成功率仍超80%。

(2)复发性流产(≥2次胎停)

若连续2次及以上胎停(复发性流产)概率会大大降低,但好消息是:通过系统检查找到原因,针对性治疗后,活产率甚至可能提升至70%-85%。

常见原因及治疗效果:

但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因为,大多数时候,复发性流产的因素是叠加出现的,而即使99%,于我们而言,也仅仅分“成”与“不成”两种可能。

所以,我们更多的是应该怀揣积极的心态,尽早到复发性流产专科门诊制定个体化方案,通过系统检查和针对性治疗,实现成功妊娠的最终目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