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晚上,小灶群里收到一个重磅通知,咱五班要选班委啦。
到今天5月27日,历时19天,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就是,到底要不要申请做班委。你们知道吗?我的内心几番波折,历经了三个阶段。
阶段一:我觉得我能行!
看到通知,逐条逐条往下读,我脑子里涌现出了N种想法——
1、还在磨合期……磨合期……下个月才正式开营……正式开营。
WHAT?一个多月了,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的节奏,原来还只是开胃菜啊。正式开营以后是啥样?花式吊打吗?好忐忑……不想活了!可我又对开营以后的玩法好期待耶,有点小兴奋。
2、当班委的好处:核心圈、私房课、重点培养……
天啦噜,加入小灶群已经让我觉得这是自己今年最正确的一个决定了,那小小灶(班委群),这个小灶的小灶,又会是怎样的存在?唉呀妈呀,越想越觉得诱人!
3、什么样的人能当班委。赶紧对照一下~
001 小灶群内表现活跃。
002 能够深度思考,乐于并善于分享,主动性强、行动力不错。
003 做人得体、做事靠谱。
004 愿意为小灶持续付出时间。
好激动!001-003,我都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符合”;004呢,我愿意,非常愿意!哇,基础标准四条全中~
4、怎样挑选班委。
001 5月30日23:59前提交申请书,PDF格式,内容自由发挥。
002 根据5月30日前的综合表现决定是否入班委群。
003 讨厌半途而废者,请三思。
补充,表现不佳的老班委会被取消班委资格。
提交申请书不是问题,握拳!我对自己5月30日之前的综合表现有信心,再次握拳!第三条以及补充呢?我心里暗自盘算了一下每天的日程……
早上6:30之前有1个多小时自由支配时间,我用来复习心理咨询师考试以及百词斩(阅读和单词),之后是自己收拾和叫娃起床,送娃上学之后自己上班路上听晨读语音,并初步构思。
当天工作如果不是很忙且不用外勤和督导,做完手头的事情之后,一般上午构思晨读感悟,下午微信读书,每个番茄钟结束后就到群里迅速爬楼。午饭后的任务是写晨读感悟,顺利的话,完成了还能抽空打个盹,如果写得慢,基本一中午就没得休息咯。
下班后接孩子回家,吃过晚饭有1个来小时自由支配时间,用来读书或者听各种网络课程。如果当天早上的学习或中午的写作有事耽误了没完成,就这个时段补作业,晚上9点左右带孩子讲故事洗澡睡觉。
这是入小灶群之后自己慢慢调整的作息时间,感觉挺有规律的,也适应了这个节奏。效率还有提升的空间,我愿意为小灶付出时间也能够坚持,所以,准备一下申请班委吧,我觉得我能行!
阶段二: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因为写作,在简书上新认识个朋友,也是宝妈,爱好心理学,唯一不同的是,人家3年前辞职创业了,是她邀我入了写作小组和讲师团。被肯定和被期待,让我重新思考一些事情:自己到底想做什么,要不要做,结果是什么,下一步怎么行动……
于是5月12号,我又开始折腾了,准备写公众号(ID:ehxp2015)。其实两年前就注册了账号,然后,一直没写,再然后,就在我打算重新写的10天前,账号昵称名称什么的统统被系统清空了,而我却不知道。因为登录密码都忘了,压根不记得自己也是有过公众号的人了。
在接下来的十多天里,我又增加了一项任务,更新公众号。因为实在木有精力每天写两篇文章,而且也不知道每天写文状态如何,保险起见,我定下的前期策略是简书保持日更,同时把前期的文章搬家至公众号,慢慢积累粉丝。
这期间,朋友又邀我做分享,微课也提上了日程。然后问题来了,输出倒逼输入,以前欠的阅读债开始要还了。设计课程、准备课件,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新领域,而每天陪娃的时间不能压缩,我还想去旅游……天呐天呐,又感觉时间不够用了,真是恨不能一天有48小时。
自己的平衡再次被打破,节奏有点乱了,焦虑又开始了,患得患失。一边想入班委,一边又怕自己能力不够,精力不足,如果半途而废,我是要被鄙视的,表现不佳被取消班委资格,好丢人啊。
看着喵喵特工队的小伙伴们呼唤大家抢缸,我默默地擦了擦头上的汗……心想,还是不申请班委吧,赶紧重新调整好节奏,尽快实现新的平衡,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阶段三:我做了一个慎重的决定!
今早6点半,剽悍晨读如期而至,《3个经济学概念,让你的成长少走弯路》分享的内容来自《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我是看过的,但我只是嗅出了点心理学的味道,而晨读内容组的小伙伴却能从中精选「机会成本」、「成长曲线」、「折扣门槛」这三个生活中的经济学问题,并引申出接地气的成长建议,真是不得不佩服啊,这就是我和他们的差距所在!
三条成长建议,再次让我陷入了思考。今天一整天,我很负责任地重新思考了这件有意义的事——要不要申请加入班委。
第一条成长建议:不要只看到表面利益,而错过背后可能会有的机会。
【思考】做一件事情,不但要考虑显性成本,还要看到背后的机会成本。在简书上写文,能不能得到别人的点击和关注,不是仅仅看文章质量的。我观察过,简书上很多人写得比我好,文章点击却没我高,我想,这是因为他们没入小灶群吧。
正是因为入了小灶群,才开始写作,然后遇见一些朋友,有了更多的可能。所以,目光要长远,眼界要开阔,格局要打开!班委确实需要比别人更多的时间付出,但有付出才有收获。
第二条成长建议是:在指数增长的领域长期经营,实现爆发式地突破。
【思考】我现在的工作,是对数型增长,一开始工资高、但是涨幅比较有限。那么加入小灶群呢?是对数型还是指数型?入小灶群不到两个月,在一群优秀的小伙伴帮助下,我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我希望这种进步是指数型的。
加入班委意味着付出更多,看起来会耽误手上的其他事情,影响自我成长,但这都是暂时的。小小灶里学到的东西,会积累我的潜能,等待时机爆发。恰好,今天心理专题的彩虹卡也给了我启发:所有我需要知道的事都会有人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告诉我。
第三条成长建议:像富人一样思考,把注意力放在能创造更多价值的事情上。
【思考】按照叶武滨老师效能管理的方法,要分出不重要需删除、暂时不考虑以及有承诺的事项。手头的事情需要再仔细梳理一遍,重视自己的真实需要,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那么,我可以怎么做,怎么平衡好?
001 调整方式。比如,把写作慢慢从晨读材料中脱离开来,转向与课程结合,不用每天绞尽脑汁为写晨读感悟而写文,改用思维导图理清框架,有余力的情况下再写感悟文章。
002 转换重心。读书由随意阅读慢慢转向心理学主题阅读,一方面有助于拓展咨询师考试学习,同时兼顾自己的课程孵化。
003 统筹兼顾。做好精力管理,高质量陪伴孩子,多和家人、朋友有效沟通,做生活的有心人,多多观察,积累案例,这些都可以成为我文章和课程的素材。
想清楚了这些,我做了一个慎重的决定——申请加入小灶班委!
不管结果如何,努力过就不后悔。我会努力坚持,尽力了就没遗憾。就算失败,这段时间以来的这些思考已经是我很宝贵的财富了。感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