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艺术作品,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会有些不同的认识。一些年轻时被惊到无比喜爱的作品,在成熟时再看也不过如此,可再经过一些岁月又会爱上,这回爱上很可能是真爱,当年或可能只是误读或说是感性认识。当然这里说的是那些最值得反复欣赏的作品。
《天使艾美丽》(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有这样一个情节,戴安娜王菲死的那一天,艾美丽(Amélie)在自家墙洞里找到一个男孩留下的铁盒,而上一户住客已经搬离50年,于是她做了一个决定,要把铁盒还给现在已是老人的男孩。这是这部电影真正的开端,也是艾美丽变成天使的决定时刻。由于艾美丽先天不愿与人接触,在她千方百计地找到这个人时,她选择了一个天使般的方法:那天这个叫布雷图的颓废大叔像平时一样,走过菜市,路边的电话亭里的电话响了起来,他犹豫再三,看看旁边无人就进去接电话,他拿起听筒的那一刻艾米丽在不远处放下了电话,莫名其妙的布雷图大叔在转身将出电话亭时发现了铁盒,那是他儿时存放最爱之物的铁盒,那是他已经遗失了50年的铁盒。我常常在想如果剧中人是我,或者是我在现实中也遇到了这样的童话,会做怎样的反应,估计除非真的发生,结果是我难以预料的。
这个情节15年前看很感动,而昨晚又看,那份感动尤甚,那是和15年前完全不同的感动。不过我知道这份感动可能并不是15年后的自己成长了就能多理解、多懂一些关于电影的内涵了,而只是单纯的因为年纪。人过40,越发的能体会到这种源自岁月的感动,也许再过上十几二十年,某个时机再看到这部电影,兴许又会是另一种心境,也未可知。
这样的感动,是在年轻时也能理解的到,但不能被触及到心胸,而现在年纪虽然长了,却常常无法被感动,毕竟不是人人都有守护天使。对于音乐的偏爱、唱片收藏就是我的守护天使。真的,当你在未来的某个日子忽然遇到某个儿时自己熟悉早已掩埋在记忆深处长满青苔的信物时,回忆便会破土而出,长出温暖,长出爱。
收藏这件事是这样的,有一些当年的记忆就埋在那里,就藏在艾米丽家浴室的墙洞里,你却早已忘记,那么重逢时必定美妙。我曾写过很多关于唱片收藏的文字,也读过 @圆十二 的《我没有唱片来装回忆》,不过依旧庆幸我有碟片满屋,片片都有回忆。说个故事:
儿时有几首歌曲令我情窦初开,不逗,我这人晚熟,当年的资讯有没现在这么繁复,基本上接吻镜头都难以见到,你若不好具象,就请把当年的我想象成现在的朝鲜儿童。其中有一首“我在长堤上等着你”我格外喜欢,每次听都会小鹿乱蹦,磁带是我哥翻录的,源自他的同学,那个同学总能借到一些船员带回来的台湾“龙虎榜”磁带。磁带上是我哥写的歌名和演唱者:《河堤上的傻瓜》丘丘。
丘丘。怎么会有人叫这样的名字?是个女孩子吗?怎么会有这样与众不同的嗓音?这个女孩儿漂亮吗?在那个年代所有关于台湾的消息都是封闭的,书刊、报纸、杂志,绝不会有任何台湾的消息。流行音乐?拜托,那时还没有这个词,流行歌曲这个词也是几年后才被接受的,而且在电视上还得叫做流行唱法。所以,这个丘丘对我而言,只能是个谜。
不过,断续我还是陆续翻录到了几首丘丘的歌,《就在今夜》、《大公鸡》、《旋转木马》,仅此。
后来,电影院竟然放了一部宗师张彻的音乐舞蹈功夫武打片《霹雳情》,但仅上映短短一周就停映了,听说是因为内容不健康,还好我看了。如果现在看这部电影你一定会笑,可当年的冲击力却无以复加。影片中有一场迪厅的戏,那时我们这还没有真正商业意义的DISCO,但是DISCO文化已经波及。片中的几个人物在跳舞,还有一个乐队在唱歌,《摇摇摇》。后来知道那就是丘丘。当然在我的同学中热传的其实是许丽丽的《摇摇摇》,因为当时扒带子靠耳力,所以许丽丽的版本其实歌词都是错的。之后很多年,丘丘便成为了尘封的记忆。
后青春期,喜欢上滚石唱片,很多滚石大腕都是我的枕边音乐,《漂洋过海来看你》的娃娃是其中之一,先后买过她几盘磁带,除了真人真事的《漂洋》,《大雨》也听过很久,一度以为娃娃还是个好词人,后来才知道,此娃娃并不是写歌词的彼娃娃。
我收藏唱片也有些小恶习,比如往往对歌手的精选集不感冒,因为一旦收藏多了,精选集就不能带来惊喜。直到1997年,我在唱片店的货架上看到了娃娃的精选集,立马被震惊到,《就在今夜》、《大公鸡》、《旋转木马》、《摇摇摇》、《河堤上的傻瓜》,《大雨》、《漂洋过海来看你》…原来这些歌都是她唱的!买回家一遍一遍的听,我想那时我的感觉应该有点像布雷图大叔。上网查,1997年的互联网,真的很原始,现在敲一半拼音就会蹦出来的各种结果,那时苦搜都难以找到,况且还很慢。再后来,金志娟、娃娃、丘丘合唱团…越来越多的台湾音乐历史逐渐的丰富了我的知识存量。之前说过很多有关收藏的乐趣,这回说的也是乐趣之一,姑且叫寻找回来的世界。
话说多了,回到这部电影,做了布雷图大叔的守护天使之后,艾美丽开始了她凡人天使的历程,最终找到了真爱。影片不仅故事像是童话,通篇的叙述方式、剪辑手法、构图与色彩,无不像童话,电影的每一个镜头都很美好,即便是表现伤感,也会用最美好的画面,以至于随意截图都能当作图画收藏。还有就是你在看这部影片时绝无可能忽视的音乐,神一样的存在着。
我写这张OST,放到这个“我那些你不曾留意过的OST”的专题里其实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一张太大牌了,可以算作收藏OST的人的必收专辑,可能很多人都留意过。不过鉴于这毕竟是15年前的作品,鉴于昨晚我又重温了电影,还是按耐不住,找出CD写了。
关于音乐,有这样一个故事。电影上映前两个月,配乐还未敲定,导演让-皮埃尔·热内的助理告诉他,有个作曲家Yann Tierson最近很红,回家路上放来听听看吧。车子还没开到家,导演已不停惊叹:这就是我要的巴黎感觉!可当时年方30的Tierson新专辑发行在即,没时间为整部电影作配乐,导演就在Tierson的旧专辑里挑选曲目,之后,Tierson赶工15天,补齐了新的乐段, 于是这部经典的电影配乐就此诞生。
媒体这样评价:Tierson倾力打造,用钢琴、小提琴、手风琴、鼓声、口琴搭建了一个的‘精神巴黎’。令人叹服惊艳的电影配乐配合时而多彩鲜艳时而又恬静雅致的镜头画面,两者的融合恰到好处。
我没去过欧洲,更没去过法国,所以这张专辑就是我印象中的欧洲,我不知道怎样形容听感,于是造了一个词叫耳不暇接,你以为听到了一个经典的段落,可后面美好、多彩、绚丽的段落接踵而至,乐评中提到的钢琴、小提琴、手风琴、鼓声、口琴你都能听到,没有一件乐器会被埋没,同时打动我的还有我听不出名字的打击乐器,纷繁复杂,简单明快的充斥着,为天使的主题添加了很多精灵般的美好。
在看过《艾美丽》之后很多年,我都觉得《艾美丽》的配乐方式是美好的,就像个模版,我总在看别的电影时想到这部电影,甚至大师久石让为《太阳照常升起》配的俄罗斯感觉的配乐,我都会联想起《艾美丽》。所以你会记住一部作品,并不见得有多经典,而是它在你心里烙了一个印。
看到有人在评价这张专辑时用过“头皮发麻”这个词,你如果认真听过,有几首曲目是的,是褒义的,用耳机听我也头皮发麻。今早我在车上听,车上的DENON音响虽然中规中矩,但整张专辑的表现力依旧震撼,有机会要用家里的音响仔细欣赏。原本想推荐几首一听你就会喜欢的,可写到这里停下又认真地听了整张,只想说,就整张收藏了吧,每一首都没有拒绝的理由。大不了你联系我,我分享个无损文件给你。
这些年因为工作的缘故经常编一些小片,自己也建过一个有关短片配乐的资料库,可是我从来就没使用过任何一首“艾美丽”的配乐作品,因为我不想破坏了关于这部电影的美好。
“我那些你不曾留意过的OST”是@达耳闻与@唱片搬运工共同管理的音乐分享类专题,我们自娱自乐的同时也欢迎大家参与投稿。关于这个专题,有一篇文章可以参考。
这个OST系列,我每分享1张都会把CD做成 apple lossless 无损格式,放在网盘,碍于版权就不公开链接了,但是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私信我,无偿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