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对“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西游”这句话心存困惑,现在才悟得一二。
为什么老人家不要去看《三国演义》?因为《三国演义》里充满了权谋和欺诈,古人云:“兵者,诡也,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老人家看《三国演义》,容易陷入思虑之中,其实老人家应该回归自然,心境恬淡,生活简单最好。
而小孩子不要去看《西游记》也有道理。因为小孩子未能定性,容易冲动,看《西游记》也容易受到孙悟空的影响,不管不顾,“大闹天宫”,闯下大祸,不计后果。
当然也有其他原因,小孩子看《西游记》只能看到孙悟空的智谋多端,神通广大,脚踏筋斗云,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变化莫测,摇身一变,可以做到七十二番变化。却实际上不能看出吴承恩老先生的真实目的。
每个伟大作品都会有意无意反映出当时社会现实,有的直抒胸臆,有的旁敲侧击,但现实社会永远是作家灵感产生的土壤。最近刷到一个小视频,就是著名作家刘震云评《西游记》,其中观点让我非常认同。
刘震云说,他三十岁前看《西游记》,感觉到这本小说写得很差,为什么呢?因为剧情重复。我小时候看82版电视剧《西游记》也有这种感觉,就是虽然孙悟空被唐僧从五指山救出之后,接着就收了猪八戒和沙悟净,后来的剧情大致差不多,虽然妖怪不同,但都是因为孙悟空想方设法到天上寻求救援,感觉孙悟空的本事比原来减少了很多,没有大闹天宫时的勇猛了。
刘震云接着说,现在他才发现吴承恩先生的伟大之处,因为唐僧要去西天如来佛祖那儿取经,而几乎所有的妖怪都来自天上的神仙的心爱之物,有的是坐骑,有的是家童。只要不是天上而来的妖怪都被孙悟空乱棍打死,来自天上的妖怪却在孙悟空正要动手之时,就会有一位上仙驾到,大喝一声:悟空,棍下留人!于是这个妖怪就被神仙收回天上。
这其实是吴承恩先生想反映的社会现实,有强大背景的人恣意妄为,无法无天,却得不到处理,他采用的是隐喻,小孩子看不懂,但对于成年人,正像李清照词中所写:初闻不识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
听刘震云评《西游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