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学习的界限

家长关注的是自己独一无二的孩子,既然是个体,就一定存在个体差异,孩子毕竟不是流水线上生产的机器人。所以,家长要尊重出自己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线,而不是盲目从众。

有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天才少女》,讲的是一个七岁小女孩数学方面特别有天赋,在普通的学校读书,上数学课实在是太无聊,但她又很喜欢跟同龄孩子一起游戏,怎么办?


故事结尾,小女孩白天到邻近的大学跟大学生一起上数学课,放学后,回到之前的小学,跟同龄的孩子一起游戏。

那么这个小女孩算是超前学习吗?当然不算,因为这只是尊重了孩子自身的时间表。 心理学上有一个三圈理论,说的是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可以分为三个区域:

舒适区: 待在这里太舒服了,凡事驾轻就熟,毫不费力,没有任何挑战,但进步缓慢,人也比较容易懈怠,变得懒散。

学习区:这里充满新颖的事物,一个人可以充分锻炼自我,挑战自我;不断的扩大舒适区。

恐慌区: 顾名思义,在这里人会感到压力、恐惧、不堪重负。因为能力尚未达到,且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极大的可能性是无法取得成功,会体验挫败感,逐步丧失自信。

由此可见一个孩子的最佳状态是工作在学习区,所谓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状态。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新的成绩,不断超越自我的舒适区,不断体验成功并建立自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