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刷知乎,被推荐的一则热点吸引——“大学老师批评独立音乐人花粥《盗将行》的歌词狗屁不通”。点看之后,大概了解前因后果。是非对错我没有兴趣,只是细细地推敲了几遍那首引发争议的歌词。说实话,确实有点难评价。
看得出来,作者文字功底不错,但距一流水准还有不小的差距,文言与白话的糅合并不自然(与虎谋早餐等多处),历史典故的运用也嫌生硬(问卧龙几两钱、立枇杷于庭前等),个别意象过于突兀,与整体感情基调形成了不小的冲突,关键是这种冲突不但没有形成张力,反而破坏了整体的美感(对,我说的就是那一条恶犬)。
我大体能够看出词人想表达的意思,说的是什么故事,但其中情感却不好把握,因为作者写的太多太全了。甚至不需要配合同步出品的“《盗将行》背后的野史”,单看歌词,我们就能看出清晰的故事轮廓。从初识到热恋,从出征到凯旋,从思念到怀念,从男女爱情到时代背景方方面面都有交代。面面俱到的结果就是重点不明,主次不分。
一首歌的时间很短,作词人必须筛选最重要的信息,编织最精美的画面呈现给听众。他可以选择一个角度、一个方面、一个场景,从小处破题,画一幅特写,将次要信息融入背景,一笔带过。如此写作,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情感的起承转合也更为自然。优秀的中国风歌曲,像《青花瓷》《半壶纱》等基本上都是如此写作的。
作为歌词,内容太多,情感太杂造成的最大问题是与曲风不衬。《盗将行》的曲风柔婉抒情,配词也须相应。单就歌词而言,我们可以看到玩世不恭的洒脱,狂放不羁的傲慢,慷慨激昂的豪迈,柔情似水的缠绵,五味俱全,曲风却始终如一。于是慷慨豪迈俱化柔情,一腔热血流为软语,随歌声款款而出,乍听之下,似无不妥,细作推敲,方觉盗将竟似江南公子,柔弱书生,文胜于质,不复武功。
整篇歌词的主角是盗将,作者为塑造这一人物,不惜浓墨重彩,让他睥睨四野,写他玩世不恭,许他淡泊名利,赞他傲视群雄。但是对于爱情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那位姑娘,作者却着墨甚少,只说她出场时穿的是裙子,笑起来像一条恶犬。不知道别人读来有何感受,于我而言,是一点也体会不到女主美感的。
网上关于歌词争论的焦点在于“通”与“不通”。实话实说,整体上马马虎虎,细节确有不通之处。像“我与虎谋早餐”、“拎着钓叟的鱼弦 问卧龙几两钱”、“烽烟万里如衔 掷群雄下酒宴”等处,网上已有高人解释,我不再赘言。但是这种行文方式绝非个例。
记得中学时,一个女生曾拿着班里一位才子的诗作让我品鉴。
全文已忘,只一句记忆犹新:“人已天下”。
我第一反应是于情不通,于理不合,语法不对,这什么鬼?
问女生,她也不知,只说:我觉得这句话超有意境,写得很好啊!
无奈,只能去请教才子。才子却说:没什么意思,瞎写的,就是觉得这样写很霸气。
只是自认为有意境,就敢模仿文言句式强行搭配,乱写一气,厉害!是艺高人胆大?还是无知者无畏?这只是一个中学“才子”的创举,初生牛犊,不知深浅,加上影响有限,倒也情有可原。但音乐才子,文艺达人们,由于名人效应,一曲问世,动辄数十万人传唱模仿,依然如此率性,恐怕多有不妥吧。
我觉得词作者们真正要借鉴的可能不是唐诗宋词,而是元曲。唐诗宋词太过阳春白雪,需要很深的文字功底才能完美融合到流行歌曲之中。在雅俗结合,文白相间方面,元曲早已做过卓越的探索,涌现出很多精品。元曲的性质与当前的流行歌曲有不少共通之处,或许能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盗将行》这首歌词可视作才子练笔,文字游戏,像一则被讲坏的故事,一副被画坏的画,并没有太高价值和成就。想来定稿之时,作者也不会很满意,被读者点出硬伤乃是意料之事,作者未作批驳,粉丝又何必护短。古风作曲,诚然不易,莫因其美,不见其弊,山高路远,且自珍惜,收得鲜花,听得非议。
我也喜爱古风歌曲,只是精力有限,平时听的不多。本次围观,结结实实做了回吃瓜群众,同时对古风圈多少有了一点了解。愿古风乐人沉心静气,再接再厉,不断提升自己,为听众奉献更多音乐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