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爷爷的弟弟)去世了,二十几天之前去看望的时候,完全没有预料到。人一旦老了,季节变化都关乎生死。难过之余,也对乡镇的养老机构感到痛心。在老龄化的大趋势之下,乡镇养老事业的发展还有太长的路要走。
作为半个老年社会工作出生的人,曾经坚定的认为养老机构在基层难以得到发展的原因是我们几千年来以家为中心的养老观念根深蒂固。从理论上来说,是这样的。但实际情况来看,基层的养老机构也没有给予老人信心,博得大家的信任。这个点影响太大了,因为农村是由一个又一个群体组成的。
在农村会去养老机构的大多数是生活无法自理的孤寡老人和无法得到子女妥善照顾的老人,无论对于老人和家庭这都是无奈之举。所以,农村的养老机构目之所及都是一片木然,老病、失能……完全看不到生机,更何谈幸福快乐。这一切又让人不得不问,养老机构建立的初衷到底是什么,怎么样去承担更多的责任履行更多的义务?
首先,解决生存问题,让老有所养。这是毋庸置疑的。而目前乡镇养老机构能做的也仅此而已。想要乡镇养老机构承担更多,让人更加放心, 能让老人在这里获得幸福,这个目标还太遥远。
基层养老机构的种种问题,大家能想到的是经济条件的有限,专业人才的匮乏,但我觉得排在这所有之前并且亟待解决的服务意识的缺失。为什么这么说?老爷是一位孤寡老人,在他进养老院之前,我也只去过城市的社区和养老机构,但看过农村的养老机构之后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江湖”。武侠世界里常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听起来坦荡又洒脱,然而在这里,在老人的世界,不需要江湖,需要安度晚年,需要服务者一颗善良平和的心。
学过老年社会工作,也曾经服侍过久病卧床并且得了阿尔兹海默症的爷爷,明白服务老人需要一颗大心脏和十分的耐心,以及过程中会遇到的挫折和无力感……正因为面对老年工作的艰难,所以见到乡镇养老机构的一些现状会心痛,迫切的希望养老机构能做到专业的服务,让老人得到更多幸福,也让养老机构更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