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看了朱一龙主演的电影《人生大事》。男主和其父亲都从事殡葬行业,看惯了生死的老父亲在病床上对儿子留下一段感悟:“人生啊,就像一本书,哪个人都要翻到最后一页。人生除死,无大事。”死亡,这件必然会到来的事,可能会在绝大部分时候被我们忽略,被庸碌的日常琐碎所掩埋,只有身边的人比如亲戚朋友遭遇不测,或新闻里出现极端事件如飞机失事,它才会在我们头顶敲上一棍,使人顿悟,下决心走自己真正想走的路,或者学会放下对一个人的恩怨,甚至开始思考人生真正的大事——活着是怎么一回事。
这让我一下子想到金惟纯老先生的作品《人生只有一件事》,这本书我还没有正式阅读,但之前看过樊登老师对他的访谈,也听了书本的解读,感触就已经很深。趁着电影余温,我重看了一遍采访,决定把最触动和启发我的地方先记录下来,来鞭策我尽早拜读原著。
这本书的主题:人生可以只剩下一件事,这件事就是“活好”,除了“活好”,人生没别的事。
一、为什么要“活好”?
大家肯定会疑惑:人生怎么可能只有这一件事,没有别的事?我们每天扮演各种角色,在家里有家里的角色,在公司有公司的角色,社会上有社会上的角色。樊登先生在访谈里首先帮我们抛出了这个问题。
于是金先生先做了说明:其实人生的苦乐、成败,关键就是人和人的关系。撇开所有扮演的各种角色不谈,人与人之间相处,内心深处只有两个念头,第一个叫做:我想不想跟你在一起。这是真实的念头,其他的念头不一定是真的,也许是学习来的社会化的结果,真实的念头就是碰到一个人,你会马上觉得我想不想跟他在一起。在一起一段时间以后就会有第二个念头:我想不想跟你一样。
这两个念头,几乎决定了我们所有的事情。
比如教育孩子,每一个教育方法都有成功案例,也有失败案例,那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施教的父母不一样,那孩子呢?他跟父母想在一起的状态不一样。如果你的孩子是想跟你在一起,想跟你一样,基本上你就不用教他了,他会自己学。那如果他不想跟你在一起,他不想跟你一样,你用各种教育方法都不会成功。管理公司或组织也是一样,如果你的同事都想跟你在一起,你大概也不用管,如果他们不想跟你在一起,你要管就很困难。你要制定多少方法、技巧,还要用各种奖惩机制,所以会很累。
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吸引力法则”,在人的关系中是真理般的准则。比如很多人找不到对象,其实也不要整天去参加什么相亲大会,自己活好,让别人愿意跟你在一起。有的人很想找一个人来爱自己,但是最后才发现,你真的觉得自己很不可爱,不接受自己,自己都没法爱自己,然后你每天幻想一个人来爱你,这不是颠倒吗?
金先生认为:人生真的是只有一件事,就是把自己活好,活好了,其他事都很单纯;活不好,就越活越复杂。所谓大道至简。
他还说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他的太太总是跟他抱怨:二女儿很优秀但是她没有爱心,因为叫她照顾妹妹,她老是不照顾她,都不爱妹妹,怎么可能爱别人?那她都不懂得爱别人,她优秀又有什么用?她这辈子就毁了……太太每天跟他念这件事,于是金先生必须要有所作为啊,他把二女儿叫来讲了一番,你要怎么照顾你妹妹,你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你妹妹都不照顾,怎么会有爱心……老二是很听他话的,讲了她都认可,也说她愿意改改。可是之后发现效果很有限,他太太埋怨这个老爸也没什么本事啊。
有一天他突然想到这是怎么回事了。
因为小女儿比较粘爸爸。他每天一回家,小女儿就上来就把金先生拉着,去玩她的一些东西,因为他比较小也没有忌讳,这样的画面每天在家里上演,那么二女儿会怎么想?爸爸偏心,一回家招呼都没打就跑妹妹那儿玩了,他太太又会怎么想?这个老公,心里只有女儿没有我。
这个时候金先生才明白,这个事情根本不是姐姐不爱妹妹,而是丈夫不关心妻子,是爸爸对小女儿偏心,原来源头竟是自己。
想明白以后,再次回家,小女儿来的时候,他说等等,先看你妈在哪儿,先去跟妈妈讲几句话,看她今天心情还不错,正在忙着没问题了,然后再去看姐姐在哪儿,姐姐没问题,都安顿好了。这才去跟小女儿玩,自从这样改变以后,二女儿跟三女儿状态没有改变,但太太以后就没有再说这件事了。
这个故事引起我强烈的共鸣:在工作和生活中,我经历过和正在经历很多让自己情绪波动很大的事,其实在平静时回想,源头都是我自己,换一个人就不会像我这般深陷其中,一切都是我内心的投射。我的玻璃心让很多事过于困难沉重,无法逾越。
二、怎样活好?
樊登老师分享了书里一句话:人生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大部分人活不好,就是活颠倒了,他一天到晚都在管老天的事,管别人的事,活的效能很低,挫折很严重。这就叫做怨天尤人。他分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时说过的“影响圈”和“关注圈”,与这人生三件事是对应的。要活好,首先就要分辨什么是自己的事,把自己的事先负起责任来。
怎样真正活好自己的人生?金先生用了一个词:修炼。人这一生就是修炼的一生,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是相通的。
如果从中国传统的大家熟悉的观念来看,有道、术、法这几个说法,从外面去学一些东西,研究一些技术,制定一些游戏规则,就是比较偏向于术、法。这些事情都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如果没有办法适应这个转变,就会产生副作用。
不产生副作用的事情才是道。道是一种大自然的定律,跟我们人内在的资源是全部相通的,所以合乎道的事情就是跟大自然定律相应,那你要怎么相应呢?我们生命内在扭曲的被阻塞的被弄坏的这些事情,这些障碍,要把它去掉,你就必须通过修。所以中国人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出自《礼记·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在讲这件事。
你生命的内在本来就可以跟大自然定律相应,因为障碍太多,所以你变得很笨重,很执着。那当你相应的时候,你把那个很沉重的包袱丢掉,生命会产生移动,就往越来越跟大自然定律相应的方向去移动,移动到最后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天人合一。中国人讲了几千年了,我们忘了而已。(以上三段太有启发了,几乎直接搬用金先生的原话)
具体怎么修炼?从采访视频中,我提炼出几个关键词:接纳真实的自己、位移(升维)、从小处改变意愿。本文篇幅有限,待我看完书本,再一一进行展开和完善。访谈已经给我太多启发,相信书本里的智慧会更让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