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子第十八:身处乱世(2)

译文参考自《隐藏的论语》。

解读是个人暂时的浅见。

接下来的几章在讲孔子面对乱世时他自己的态度和做法。

18.3

【原文】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译文】

齐景公讲到对待孔子的礼节时说:“像鲁君对待季氏(上卿)那样,我做不到,我用低于季氏、高于孟氏的职位礼节来对待他。”又说:“我老了,不能用他了。”孔子便离开了齐国。

【解读】

孔子是希望能够找到合适的平台,一旦发现不合适就选择离开。

18.4

【原文】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译文】

齐国人赠送了一些歌女给鲁国,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上朝。孔子于是辞去司寇的职位,离开了鲁国。

【解读】

这里同上。

18.5

【原文】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译文】

楚国一个狂人靠近孔子的车子,唱着歌从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运怎么这么衰弱呢?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安排。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从政者太危险了!”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但他快步避开,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解读】

孔子遇一位路人感叹世道不行,做官危险。想交流但对方就赶紧避开了。

18.6

【原文】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译文】

    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

    长沮问子路:“那个拉着马缰绳的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早该知道渡口的位置了。”

    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子路说:“是的。”桀溺说:“这滔滔的洪水,便是天下的世态人心,谁能改变呢?你与其跟着只为避开无道之君的人,何不跟着我们这些避开世间的人呢?”说完,仍旧做他的农活。

    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孔子怅然地说:“鸟翔于天,兽行于林,它们是不可勉强同群的。我不做这样徒劳的努力,又有谁会做?如果天下太平,我不参和这些事是很容易的。”

【解读】

遇到两位隐士劝他归隐,孔子感叹他选择做隐士很容易,但他不来争取为天下努力,谁又来做呢?可见孔子一直都心系天下。

18.7

【原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士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人,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问道:“(我和老师走丢了,)您看到我的老师吗?”老丈人说:“你农耕不作,五谷不分,还有什么本事照顾老师啊?”说完,放下拐杖去除草。子路(心中惭愧,)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老丈便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饭给他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向他作了报告。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里,老丈已经出门了。子路(对丈人的儿子)说:“不做官是不对的。长幼间的关系是不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大义,又怎么能废弃呢?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伦理关系。君子做官,只是为了履行君臣之义,至于政治主张不能推行,我们早就知道了。”

【解读】

又遇到一位隐士,孔子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希望学有所用。

18.8

【原文】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译文】

避世隐居的人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屈辱自己的身分,这是伯夷、叔齐吧。”说柳下惠、少连:“被迫降低自己的志向,屈辱自己的身分,但说话合乎伦理,行为合乎人心。”说虞仲、夷逸:“过着隐居的生活,说话很洒脱,能洁身自爱,离开官位合乎权宜。”“我却同这些人不同,没有什么绝对要做的,也没什么绝对不能做的。”

【解读】

不同的人对待乱世的做法不同,而孔子就觉得他一切随心,没有什么固定的,不是非此即彼。内心通达后,再去处理外在就很灵活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8.1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纣王昏乱残暴,微子便离开了他,箕子做了他的奴隶...
    共剪西窗烛阅读 6,867评论 0 0
  • 世事两茫茫阅读 1,651评论 0 0
  • 18年年初,或许在两年后回味现在有种时间的恍惚感,真的,脑中的记忆浮现在眼前,或许有些事情灰心丧气,对不起自己以前...
    叶鲜生阅读 1,592评论 0 0
  • 不知不觉已经写完第40天的作业,感觉时间真的过的很快,从加入70天读写训练营的那一天到此时此刻已经过去了整整4...
    D032大灰狼_佛山阅读 2,532评论 1 5
  • 生若夏花,必灿烂一生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尼采 清晨,随着第一缕色...
    SineD阅读 1,13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