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班路上,听车上的收音机说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以前也听说过读书日,但从不没在心里认真停留过,真是羞愧。
上网搜了一下度娘,科普学习了一下“读书日”。
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每年的这一天,世界100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
今晚决定阅读一篇文章,随手拿来《世界名人大传》,就读一下其中的《柏拉图》吧。
雅典是柏拉图的故乡,由于出身贵族和雅典的传统,柏拉图自幼就受到了完备良好的教育,他喜爱绘画,热爱体育运动,文学造诣还极高,引导他把自己的兴趣从诗歌、戏剧转向哲学的不是别人,而是苏格拉底 。
柏拉图约在20岁时,开始从师于苏格拉底 时年苏格拉底已经年过六旬,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学者,他对柏拉图特别器重 ,柏拉图忠实的跟随这位导师学习长达8年之久,深得苏格拉底哲学的真谛。
由此可见,人生有一位导师是多么的重要,就像古代皇帝都有老师一样,我们普通人也需要人生导师,有贵人相助,生命之路才能走的完美顺畅。
柏拉图40岁时,创办了一所学校,即“阿卡德米”学园,办学极为成功,曾经卓有成效地培养出许多杰出人才。
提到柏拉图,不得不说一下“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
柏拉图在对话录《会饮篇》中提到最崇高的爱情是精神之爱,是拥有能使人灵魂上升的力量。柏拉图认为,这种高尚而珍贵的爱,爱的双方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而这种共同追求仅限于同性之间,只有这种爱才是高尚而珍贵的。所以说柏拉图式爱情,最开始指的并不是一般的精神恋爱。而应该是同性之爱,且摒弃对性的欲望。
古代伟大人物的哲学观点,拿到现代来说,虽然有很大的保守性和片面性,甚至有些观点是错误的,但也有很多积极的意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需要我们运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