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训教我


今朝红日新,远路抱客亲,融媒体一百多退休老红师乘坐大巴去浦江郑宅,此刻我想起宋今朝·叶绍翁 的《夜书所见》的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秋已尽冬已临晃晃悠悠又一年,诸将年事又见年。年将末心欲欢,合欢心潮逐浪高。我总觉得岁月太匆匆,没有留下你我想要的那份荣幸,就这样一抬头一眨眼过去了。好不容能与同甘共苦的老同事聚一会首,那能缺席。我们是在同一个单位生存,在同一片土地上生长。如今各奔东西各归各家。当我们在老单位门前相聚的一瞬间,亲情友情的呼喊,热情欢快的握手,浓浓满满的幸福就如再生的后生。虽然相距甚远但心心相通,每个脸上挂满了深情,深情相待。

我们坐上红色的大巴,一路幽默一路调堪不知不觉就到了浦江郑宅。郑宅江南第一家,江南笫一家这称呼是明朝皇帝朱元章亲口下的玉旨。他们九世同堂,十五代不分家,三千多人吃饭真正的大户人家。

我们到达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九座牌坊,九座牌坊九个名字,“江南第一家”、“孝义门”、“三朝旌表”、“有序”、“恩德”、“麟凤”、“取义成仁”、“礼部尚书”、“九世同居”听说九座牌坊有九个故事。看了九座牌坊郑家的家风确实无可比似。

郑氏家族有168条家规,这些家规涵盖了孝顺、忠诚、节俭、治家理财等,强调子孙要孝敬父母、忠诚国家、勤俭持家,诚朴待人,以身作则,赏罚分明。家规中明确规定了子孙出仕为官时,必须廉洁奉公,不得贪污受贿,体现了为官一任为民造福的公信度。

家族管理也非常严挌,有一套内练的5个公职,择贤,立公,监督,出仕,防微。人无规矩则废,家无规矩则败。在郑家家族里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的郑宅是浙江省廉政教肓基地。每个公民,每个党员要以史为鉴,因为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为官做人都应以道德品责为上,以耻辱误国为耻。在郑氏家族中出任过173位七品以上的官员,无一位贪官。如果出现贪官有损家风,死后进不了祠堂。俗话说得好,做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做官不能贪,看贪官一脚门外一脚牢房。官位荣华误一生,贪婪之心祸自傍,梦寐逢贪无好终,一旦堕落祸患生。当官切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诸暨融媒体退体支部党员就在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前向党宣誓……


郑氏家族是江南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他的光辉业绩辉照着世世世代党的后人。

郑宅不但是江南第一家,古村古街也很美丽,我们沿麟溪小路而行,看到潺潺的流水,我想吟诗一首:麟溪花草石路,小桥流水人家。导游活说郑家。郑宅遗训,唤醒今世后人。

古村风貌古浦,红灯小巷店铺,留恋迷你,站在小桥上,溪中鲤鱼浮动,石塔潺潺流水悦耳,在高阳的辉映下树影婆娑,树摇影动千米长巷清照面,好一副美仑美奂。放远前方思路万千,村落小,道路不長,留下了是长长的回味,常记住古人的教诲。望天空高阳在上,暖风拂面,我们以教带游,顺利结束了这次行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江南第一家”座落于浦江县城东面12公里的郑宅镇。景区以丰富的'古代家族文化和明代建筑组合为特色。“青山田园古镇,...
    汉子憨憨阅读 1,086评论 1 6
  • “江南第一家”郑氏家族是自南宋到明代中叶,十五世同居共食,和睦相处的一个大家庭。郑氏家族数百年间家族人员17...
    上帝爱非洲阅读 300评论 0 2
  • 六(3)班 朱妮 今天天气好极了,秋高气爽,路边掉落的一片片梧桐叶,金黄金黄的,...
    海绪清风阅读 612评论 0 1
  • 柳氏民居 柳氏民居,位于山西晋城市沁水县西文兴村,是为唐代大诗人柳宗元的后人------祖籍沁水的陕西华昌府通判柳...
    乌蒙柳淞阅读 1,876评论 0 0
  • 义 门 陈 资 料 目录 一:义门陈历任家长 1 二:义门陈“分庄名录” 4 三:义门陈氏源流人文资料 24 四...
    陳軍_eed7阅读 3,232评论 0 1